开学啦

英烈魂,国殇志——阅《抚州抗日英烈录》有感

七年级读后感1200字
2013-02-19

“我在燃烧,连黑夜的路也变得光明。”

——题记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轰鸣的枪炮声预示着,一场肮脏罪恶的必然侵略就将这样发生在历史上,但与此同时——中华儿女、民族英雄们必会以铁血之势,怀着必胜的决心去死守泱泱华夏的每一寸土地,捍卫整个民族的尊严。

沸腾的热血和坚韧的意志燃遍了这整片江山,抚州的英烈,同所有为国而战、为民族而豁出性命作斗争的爱国志士一样——是中国的脊梁!

平生戎马

“你们替我转告官兵和民众,要抗日到底……”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三日,为了在同敌人的战斗中能够多一分胜算而持续工作的好同志,积劳成疾、被复发的旧病压在病床上的周建屏,留下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后,无声地离开了。

一九零九年,十八岁的周建屏考入云南讲武堂,随机加入云南新军,参加三次革命,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戎马生涯。他在连天烽火中指挥,在沿军途中做大量的群众工作,坚决执行党的指令,为党、为国家、为民族抛洒热血,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九三八年六月,在长期的作战中,周建屏终于支撑不住而病倒在战场。而在此之前,他忍住病痛的折磨、坚持工作,不让任何人知道他的病情。即使在此以后,他也坚持留在分区司令部,与政委交流工作,规划美好的未来。

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无关他的家人,更与他自己无关。他选择把这句话留给抗日的战士,留给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传达了坚韧的精神,传递了复兴民族的信念。

他的病逝使人们陷入悲痛之中,但同时,他永续燃烧着的信念传达到了每一个人的心里,筑起一座永远屹立的丰碑。

笔落风雨

清华才子邓维熙生于一九一四年,他在学生时期便呼吁人们抵制旧社会的腐败和黑暗,踏上向更加美好、光明的世界进发的征途。他短暂的一生就如同黎明时分的微曦,他的文字在漆黑的暗夜中闪烁着爱与希望的光芒。

“九•一八”事变过后,民族的危机沉重地击在邓维熙的心头,他参加游行,高呼救国,扬起的旗帜随风飘舞,似他激动而热烈的赤子心。而清华学子因当街游行入狱后,身受的苦难和沉重的脚镣都不能困住他,以及所有学生对光明所抱怀的,如同白鸽羽翼一般的希望。

他们在黑暗的牢门中高歌自由,唱响希望,歌声嘶哑但洪亮。

我欣赏且钦佩邓维熙以及同时代所有为民族兴起发声,为人民的未来拼尽气力与一切苦难抗争的人们。无论是学生、百姓或是军人,在民族危机当前,敢于牺牲、抗争到底的人,都是真正的战士!

而《抚州抗日英烈录》中便描绘了众多抚州籍抗日英烈奋力抗敌,用鲜血与生命为未来的光明开道的壮丽物语。

先烈,是爱国魂,是英雄肝胆,是激励民族奋发进取的星火,是于黑暗中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我们铭记,我们振奋,我们因他们所付出的,为我们所拥有的而感激一切铺路的人!

他们是永远熊熊燃烧的烈火,是中华民族压不垮的脊梁!

他们往贫瘠的泥土中播撒希望的种子,用热血、汗滴和泪水浇灌冰冷的泥层,而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世界的我们——就要做那无畏绽放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