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端午节包粽子

二年级材料2000字
2023-03-24

今天中午我们的饭碗中多了一道特别的点心----粽子,这粽子是迎接端午,我们年级组织学包的,我包的粽子在别的同学碗里。

其实包粽子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要准备芦苇叶、糯米、红枣和棉线。首先把芦苇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就不容易破裂。把叶子摆好三片,从中间折成螺状,用勺子盛一些米进去,再放一个大大的红枣,接着再次倒米盖住红枣。完成后把卷在后面的叶子往前一折,盖住螺形口,把长出来的叶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线扎紧。为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绕了几圈,线绳纵横交错地五花大绑在那个可怜的小粽子上。说得容易,做起来就不一样了,在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叶子从中间卷成螺形,但螺形不好看,于是又重卷了几次,终于好看了,可是刚要倒入米时,发现芦叶上破了一条缝,我换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叶子裂了一条缝,我无可奈何,等换了四片叶子后,才勉强卷成了一个螺形,灌入米,放入枣包好,线绳扎好。才扎好,发现叶子又裂开,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个开口粽子。我叹了口气,气愤地将米和枣从缝中挤出来,说:“这真是个粽子开口钱包”!

还有一次,包的时候还算顺利,可到了后面扎线时,这粽子原来应是锥形的粽子,变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压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们这次包的粽子还要送给周围帮助过我们的人,为了让每一位老师、护学的警察、孤独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几个。其中有几个是我独创的袖珍型粽子:用一片叶子包成的,因为蜜枣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尝着同学们的粽子,觉得自己动手包的粽子比妈妈、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这是我永远忘不掉的美好的记忆。

【端午节包粽子_范文2】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我乖乖地在妈妈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

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 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包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端午节包粽子_范文3】

午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首先跟妈妈插菖蒲艾草。妈妈告诉我,过端午节的传统有菖蒲艾草、吃粽子、品五黄等其他风俗。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须在门窗上插上菖蒲艾草,它的作用是不让蚊虫进入屋内。迷信的说法是可以辟邪。

接着,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材料妈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有棕叶、糯米、肉等。准备工作是这样的:把粽叶放在清水里浸泡5~6天再洗干净;把绑粽子的绳子剪成大约两尺长的一段段;把洗干净的肉切成2、3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在酱油里浸泡一个晚上。包粽子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把水沥干后倒入盆中,放上调料拌匀;把粽叶和绳子用开水浸泡起来。下面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我取出两张粽叶一头一尾重叠,在一端叶子正面朝里折成一个漏斗状,放入一小碗糯米和肉块,把它们压实压紧,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后再用同样的手法完成另一端。然后用绳子把包成的粽子捆绑结实。这样,一个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的时候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大诗人。当年他屡被放逐,便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自己怒沉汨罗江。人们心想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小鱼小虾吃掉,便向江中投放食物。渐渐地便演变成包粽子纪念屈原的节日。

绍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巧果的习俗,所谓“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黄桃、黄酒。中午妈妈准备好了这些“五黄”,我们就开始品尝起来。当然我们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哦!妈妈告诉我,吃五黄的习俗是从神话传说《白蛇传》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

端午节这个节日我过得很快乐。今天我品尝了美食,关键还学会了包粽子,增长了民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