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的老家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六家子村,小的时候,我就在这个拥有着接近一千多户人口的属于郊区地带的村落里,在爸爸妈妈辛苦的养育之下,在左邻右舍同龄孩子的陪同之下,我非常幸福的度过了我的童年时代。
童年,可以说真的是一个不知愁的,无忧无虑的年代,那时候,除了学习和玩耍,其余的事情一律不管,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那时候,我家拥有三间普通的平房,拥有一个大大的百十平米的院子,在院子里面,勤劳的妈妈经常栽植一些花花草草,还在院子的四周种了许多果树,有苹果树,有梨树,有山楂树,有桃树等等,院子的中央有一颗大树最为粗壮,最为醒目,是杏树,那还是我奶奶和小时候的姐姐亲手摘种的,每当到了杏子成熟的季节,我们就围着杏树打转转,用杆子打树上的杏子吃,吃的可有味道了。
另外,我家还拥有一个盛满绿色的菜园子,每到春季,原子里就呈现出一片绿色,充满了勃勃生机。
其实,那时候我们六家子村落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拥有大原子,只不过各自的利用特色不一样,那时候,住户与住户之间的间隔都不算太远,所以,我们互相相处的都很亲近。
如果谁家做了好吃的,或是谁家树上的果子成熟了,大家就你送他家一些,他送你家一些,那时候还不是很流行分享一词,但是我们这些朴实的乡民们已经在用自己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在分享自己家的劳动成果了。
其中我的老邻居们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谭家的大爷大娘,徐家的叔叔婶婶,陈家的阿姨,还有夏家的姐姐,李家的奶奶,戴家的大叔大妈,总之,这些住户都是住在我家的前后左右,都距离我家不太远,大家都相处的和一家人一样,很亲近,也都彼此了解各家的情况,彼此了解各自的性格。
那时候的夜晚,可以说夜不闭户,街道上都是土路,连个路灯都没有,每当到了下雨下雪的时候,道路就泥泞不堪,所以,人们在愉快生活的同时,也都夹杂着一份独属于自己家的心酸和艰难。
总之,我们过日子就是这样,犹如大海里的潮水,整日起起伏伏,迭跌不断。
但是无论怎样,我们这些朴实的人们活的都是那么的坚强,活的总是那样的乐观。我们有时候夜晚吃完晚饭,闲着没事的人们就去附近一些人家串串门,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水,看看电视新闻。
老百姓过日子嘛,在一起谈谈西家常东家短的也算正常,但是,大家也不止聊这些,也在一起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边聊一些国家大事,有时候还在一起谈谈历史,谈谈诸葛亮,刘关张什么的。
如果哪家遇上了大事小情,大家就都抻头帮忙,那份热情的劲头,不次于自家的事情那么去帮,那么去办。
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大家就会感到很温馨,有一个大家庭围坐一起,其乐融融的感觉。
但是,随着一年又一年时间的悄然而逝,我们的老一辈在逐渐变老,有的甚至已经离世了。我们年轻一辈也逐渐由以往的无知少女少年变成了大姑娘大小伙子了。甚至有的人都已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了。
再后来,由于我们城市规划脚步的逐渐加快,竟然传来了偌大的六家子村要于近期动迁的消息。于是,整个六家子村民不觉沸腾了,动迁,当然是有喜有悲,年轻人自然愿意去享受高楼大厦的生活。但是许多住了几十年平房的老住户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他们住六家子村一辈子了,对这里的布局,环境,人,都深刻的刻印在了骨子里面,一旦让他们搬进陌生的环境,他们从心里往外感到别扭。
可是,我们必竟是发展的脚步在逐渐加快,要与时俱进,要开拓进取。
后来,六家子村就那样,载着崭新的希冀,凭空消失,消失的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奉献,后来,这里出现了崭新的楼房,崭新的街道,崭新的商场,林林种种的布局,真让人有一种目不暇接之感。
若干年之后,当我再一次踏入老家的土地,再次找寻曾经的家园,那已经是一个梦幻了……
尤其是再去找寻那些老邻居们,听说的消息不是搬家了,就是已然病故了,总之,大家的距离彼此遥远了,相互找不到的伤感也是油然而生。
哎!徜徉在原来的六家子村,现在已经成为玉龙城,既为家乡发生的翻天变化而高兴,也为丢失的一份情意而伤感。
心中默叹:“我曾经的家,我曾经的梦。变否,变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