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谈钱钟书

六年级写人1500字
2011-12-13

对钱钟书这个大文豪,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赫赫有名的大文豪,我们熟知的《围城》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此外,他还有《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管锥编》等等一大批文学作品流传开世,是继鲁迅先生、老舍先生之后的又一个大文学家。

钱钟书的少年生活时学习环境并不好。在钱钟书六岁那一年,钱钟书被送进了家乡的秦氏小学,不料天妒英才,因为一场大病,中止了学习生涯。几年后,伯父去世了,钱钟书在此时都考进了东林小学,但他因为伯父的死去而失去了经济来源。他的父亲此时也经济匮乏,只能帮他支付学杂费,但其他的支出无法负责,钱钟书也明白父亲的苦处,一不吵二不闹三不抱怨,勤奋读书,勤俭节约,生活过得非常艰苦,甚至连笔尖断了只能和竹筷削尖了代替,用来写字。十四岁的时候,钱钟书考上中学,但当时钱钟书的文笔和现在的文豪功底截然不同,简直是天壤之别——相反之,他的作文还经常被在清华大学任教的父亲大肆批评,但他始终相信勤能补拙,进行了大量阅读之后,他的作品终于能使父亲满意了。

钱钟书不仅勤奋学习,而且啃书如命。在他一周岁那天,在抓周宴会上,钱钟书什么也不要,伸手就把书搂进怀里,家里人大喜,给他起名为“钟书”,喻意希望他“一辈子钟情于书”,也许是天意吧,他“横扫清华图书馆”,读尽天下书,实在没有书可以读的艰难岁月,他就看字典,他说:“字典是旅途的良伴。随翻随玩,遇到几个生冷的字,还可以多记几个字的用法。更可喜的是,前人所著字典,常常记载旧时口语,表现旧时之习俗,趣味之深,不足为外人道也。多么令人难以置信!一本枯燥的字典,竟然可以作为旅途时的良师、人生中的益友!钱钟书就是这样热爱读书,他从七八岁时就开始读小说了,当时他住在伯父家,伯父家里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很快就被他读完了,他当时没有钱买整本书,就从书摊上跟老板”租书“,他那个时候读的是古典长篇小说,什么《七侠五义》,什么《说唐》,他都读,后来上了中学,他又读了很多文学作品和市面上的一些文学刊物,如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等,他一生读过多少书,恐怕用电子计算机也难以算清楚,他曾经这样直言地说道:“我此生只求有书读,再也别无他求。”

钱钟书一生淡泊名利,从不做拜金主义者,他曾这样自嘲地说自己:“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玩意儿吗?”他从不以文学大师自居,尽管他的文笔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他一心自想着自己的文学,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他面对众多读者的称赞,从来不会骄傲自满,相反,他和没有被称颂之前没有什么区别,他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所有的读者见面,有的人或许会认为他骄傲气盛,对这些见面不屑一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命清高”;事实上,钱钟书只不过是低调,不想夸大自己的成就罢了。

钱钟书个性十分的乐观,在***时,钱钟书被软禁起来,接受“改造”,被人污蔑而被迫剃了“阴阳头”,但是,他只是一脸的无所谓,只是抖了抖肩膀——一副天塌下来都有高个子顶着的自信、从容不迫,这番乐观,又使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影子,他具有别的人所没有的那种自信感。

他目光睿智,那发着闪电的目光,折射着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与不满。他涉猎的范围那是相当的广泛,据说他绘画也很有一套,他的作品——《管锥编》就为他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和所有人的掌声,柯灵曾经如此赞扬道:“散文也罢,小说也罢,共同的特点是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语连珠,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这是一棵人生道旁历尽春秋,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赏,止息乘荫。只要你不是闭目塞听,深闭固拒,总会欣然有得。——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是的没错,钱钟书就是这样一个目光睿智,文笔极高的大文豪,他的文笔犀利,直击社会上的黑暗现象,他不畏强权,傲然的挺立于世间。

个性乐观、淡泊名利,在困境中永不退缩,迎头直进,对书钟情一世,这就是一代才子——钱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