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小的时候,我上一年级,妈妈有一大堆藏书,我放学回家后爸爸妈妈都还没下班呢,我闲来没事,在无意中,翻开了第一本书——《讲故事的人》,作者莫言,里面记载的是一些关于“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故事,读完之后,我立刻爱上了阅读,开始发了狠似的读起书来,从我国古典名著《三侠五义》、《西游记》到外国文学《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不管读不读的统统都拿来读,因为我当时还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作业并不是很多,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用来读书,虽然有很多看不懂,不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尽管我看得不是很懂,不是很透彻,但是我仍然为我的文笔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坚定基础。
后来上了小学三年级,第一次接触作文,我很激动,毕竟任何新事物都有着一定的刺激性,可以激发我对其的热情,我的第一篇文章名为《捉迷藏》,当时自己写完了就写完了,没怎么在意就把它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已。但是没有想到,我的第一篇文章就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念了,我很高兴,同时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喜爱之情。我的妈妈让我写日记,我照着写了,不过我写日记与别人不同,别人写日记都是只摘取一天中所发生的事情中最有趣味性的一件事来写,我却硬要把一整天的事情都能记下来,因为我认为这对于我的文笔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不过我当时有一个很喜欢的作家的事迹可以模仿,他的名字叫做林清玄,是台湾知名作家,前不久刚逝世,他从三年级起就规定自己每天写五百字,不管刮风下雨、心情好坏;到了中学,每天写一千字的文章;到了大学,每天写两千字的文章;大学毕业后,每天写三千字的文章。我也给自己规定:三年级时一天写三百字,四年级时一天写四百字,五年级时一天写一千字,六年级时一天写一千五百字,初中时一天写两千,初中以后每天要写三千字!
也许是因为有一股“不怕烦”的恒心吧,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做在同把椅子上,拿着同样的笔写文章,我居然乐此不疲,完完全全地沉浸在了文学的乐国之中。上了六年级以后,因为我们当时是小学毕业班,所以我们每天要完成的作业有很多,不过,我仍然挤出时间来写文章,坚持达到一天千五字的目标字数。
文章写得多了,文笔也就提升了上来,我便开始以网络为平台,开始在网络上进行投稿、发表文章,记得当初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思念》,是想象抒情,觉得很满意,网站编辑也很给力,让我过了审核那一关,也许就是那一次,就在那一瞬间,我想做一名作家了。
当然,我也知道想要成为一名作家并不容易,但是,我坚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大约是在六年级下册的时候,我开始发表动物小说,就是中国著名动物小说作家、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的沈石溪先生写的那一种,其中我最满意的就是那一篇《象母泪》了,我对自己这篇《象母泪》费心了心血,所以稿费也是比较高的,有五块钱。
不过,渐渐地我就发觉我的文笔和那些网络老手比起来都要逊色,更谈不上成为一名作家了。我赶紧找了更多的文学名著来看,有一段时间,我一直都在研究获得过中国最高文学荣誉奖——矛盾文学奖的路遥先生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书中所折射的人性观点以及离奇与平凡的情节,使我的思想刮起了一大阵“思维风暴”,也明白了,平凡的人生与神奇的人生,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不必羡慕彼此,踏踏实实的人生,是最好的。
现在,我仍然在努力地创作之中,我还认识了不少少年成名的作家:韩寒高一出版第一本书《三重门》,然后缀学进行了文学创作,蒋方舟六岁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打开天窗》,这些人物的事迹同样激励着我,在茫茫的学海中为我指明了方向,引导我乘风破浪,所向披靡,我明白,书籍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不管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名著,他们都是全世界最好的营养品,是我们精神的“长生果”,正如林海音在《窃读记》中所以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我最近喜欢上了读于二零一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读他的作品,很能读出大文豪的味道,能看到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的影子,笔锋是那么的尖锐、那么的犀利;这位著名作家对我的文学写作影响将会是无穷无尽的,从文字上、从语境上,无论哪一方面,莫言都给我开了窍门。感谢林清玄是他给了我文学的梦想,感谢莫言,是他使我的文笔变得犀利!我想,我这一生可能再也离不开文学了,离不开写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