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描述了红军在长征路途上所完成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越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等有重大影响的战斗和行动。
一
有一天,我读了杨成武上将写的《忆长征》这本书,对英雄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历千难万险……的大无畏精神钦佩不已。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书中第十三章《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它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让我的心情久久激荡。
在书中,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为了革命理想,不管白天黑夜,不停的前进着。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然而,你难以想象,红军长征的路途是多么遥远、艰难,但红军竟然毫不退缩。他们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边。毛泽东同志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说:“现在,我们找到了两条船,每船只能坐20人,按这样的速度,我们一个月也不可能全部渡过河……”看到“一个月时”,我不禁为红军战士们捏了一把汗,红军现在可是十分危险,他们面临着“前有大河,后有追兵”的困境。如果一个月还没有过河,那不是被国民党“捉活”的了吗?紧接着,毛泽东又说:“不过,我们还有一线希望,那就是大河上的泸定桥!现在,我命令一连为敢死队,首先消灭泸定桥上的卫兵,再让大部队过去。”一连连长马上领命,连夜赶往泸定桥。当我看到这里,“泸定桥”三个字让我大吃一惊,这座桥只有13根铁索,怎么过去,一不小心就掉到下面汹涌的河流里,何况前面还有敌人的机枪扫射?
只见一连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泸定桥,战士们都趴在铁索上冒着枪林弹雨向前一点一点地移动。还有一些战友在后面掩护,保护前面的战士,那机枪“哒哒……”扫个不停。当我军爬到桥的一半时,被敌人发现了,敌军发了一枚榴弹炮,没打着红军战士,打到了水里,水花溅起几十米,那景象真是相当的壮观。但战斗中红军战士牺牲的也不少。只见一个战士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一边扫射子弹,一边向前走,最后还是英勇牺牲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班长死亡的时候,班长因没站稳,一不小心摔下了桥,急中生智,一手抓住钢索,整个人悬在空中,下面就是波涛汹涌的河流,跌下去肯定是必死无疑的。我当时又为这班长捏了一把汗。但最后还是因为体力不支,摔进了河里。最后红军成功了,他们占领了泸定桥。这可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要是红军们都退缩的话,那永远也不可能夺得泸定桥。
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精神,应该学习他们不怕困难,毫不退缩、意志坚定的精神。
二
峭岩先生是一位长期活跃于诗坛界的著名军旅诗人。原先总是:闻其名,不见其人。近年,我偶然几次参加诗词朗诵会,得以相见相识。自恨性格太过于拘谨木讷与内向迟缓,又恐与诗坛名家交流,延至今尚未直接打过招呼。究其原因,还是我个人学识浅薄,实难以平视且畅快地与有成就之人谈诗论道。
峭岩先生的诗作屡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看不仅仅是先生多年来积攒下的人气与名气,更重要的是作者本人以及作品本身所张扬的凛然正气。常听著名诗人谈写作经验,言语之间会流露出诗歌必须紧接地气的成功真谛。
人气,是诗人谦和的回报;名气,是诗人勤奋的结果;正气,是诗人固有的品性;地气,是诗人创作的源泉。峭岩先生以自己辛勤耕耘的卓越成果,赢得了文坛权威的首肯,得到了文学爱好者的广泛认可。究其原因:人气飙升、正气磅礴、地气充盈,所以。先生底气十足!
作为军旅作家,峭岩先生热切关注并切身体验战士生活,深入研学掌握丰厚的党史军史资料,有机会接触到最能体现时代进展脉搏与趋向的资料。正因为先生不失时机地日积月累,正因为先生视野开阔地慎思博学,峭岩先生的诗歌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层面的欣赏与推崇。观此种现象的纵深与延续趋向,应该不以为奇。
赏读峭岩先生作品,毫无疑问地可以感悟到作者高尚而纯粹的创作激情。他能从沉闷而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一种令人热血喷张的诗境氛围。他善于将寻常事件精心打磨,从中梳理成很有动感很有韵味的文字。他能把战士与领袖特有的刚毅品质与内在的柔情揉搓一起,在恰似行云流水般的诗句中,透射出倔强坚硬的诗情画意出来。
《遵义诗笔记》的诞生,凝结了作者多年的思考历程,抒发了作者一贯的人文探讨,阐述了作者对重大事件的严肃态度。以一个现代人的时空穿越,问候先驱,采访民间,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倾心交谈;以提纲擎领的方式大场面多角度地展现其宏大与壮观;我相信峭岩是当今第一人。
一·读《遵义诗笔记》的同时,不能不说些题外话
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想必是每一位悻悻学子曾经的必学课程。在书本里,读出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尽艰辛;读出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摸索践行;读出过“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气概;读出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民族自信;更能读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翔实缘由。
科学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再现党史中必要的详尽环节,对历史人物的公正定位,随着历史进程渐进地步入冷静思考时期,这种愿望更是代表了人们的急切心情。随着大量沉睡文件解密,随着当事人终可慎重地口述当时情景,党史资料更加详实或者说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这种负责任的努力,必将打破或已经打破了一些蒙在惯常思维的上的宣传模式,还源于或接近还源于历史的真实面目。
不可否认:长期受个人崇拜所熏陶,原来曾赋予教育使命的那些党史军史,总有一些不尽人意,更有待商榷有待破密有待归真的地方。比如特别突出领袖个人的洞察与引领能力,甚至扩大;比如忽略沉浮过的历史人物的作用,甚至隐匿;比如禁止宣传他党派在民族战争中的关键作用,甚至诋毁。以此类推,尘浮于近乎虚拟的史料,或多或少左右人们对真实史实认识而产生惑疑与困顿。
可幸,这个时代给予了人们重新解读史料的机会。不断地正本清源的本身,实则是对先人们是莫大的尊重。得以澄清与纠正,我们更加敬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建立而经历的艰苦卓绝,钦佩他们无畏无私的全身心付出,珍惜共产党人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振兴。
后面我还会说到,峭岩的诗作正是秉承了“还历史之真实”的原则。《遵义诗笔记》如此,其他诗作也是在尊重史料基础上而沿承诗歌特质,不乏激情与浪漫;不乏慎密与张扬。
我们还不能忽视,社会上一度涌动因中国共产党曾在某些历史阶段上的失误,大肆诋毁党在中国革命中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以至于对党的领袖作用的质疑,对领袖人格上的践踏。诸如此类,作为忠诚于党的公民,不能不表示对其污蔑、戏说、歪说党史的趋向而忧虑不安。
由此,我以为峭岩先生的《遵义诗笔记》的公开发表,正是对否定党领导地位无耻滥言的有力回击。我相信作者对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进行过深入的了解,在掌握大量真实史料的基础之上,才有震人发愦的以写诗为内容的遵义笔记。
以其奋斗的经历教育后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治传统。相信任何有思想有抱负的政党,都会尊重自己的发展轨迹,都会以史实教育后继者前行。仅在这方面,峭岩先生无疑举起了一面猎猎大旗——警示人们不能忘记曾经的路途荆棘、曾经的腥风血雨,曾经的艰苦卓绝。
二·徜徉心路,撞击心扉,游走于那段不堪回首的撤离
峭岩诗人激情四溢,他以最能表达心意的叙述,精彩绝伦地用诗的语言高度慨括了对党的崇敬。避开尘间喧嚣,独享任思绪纷飞的自由空间,剖开心腹地倾述,引领读者置身于那个氛围中。
在峭岩诗人的笔下:感动山川,欢笑河流,泛绿沙漠,奔驰草原,那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九十载所凝成的丰硕成果。正因为有那么多先锋战士的浴血奋战,“沉睡的积云”散开,“凄苦的阴雨”遁去。似乎冥冥之中的“浸血的道路”上,依就回荡着“马蹄的溅落”。
诗人在诗作的一开始,就沉迷与建党先驱们的对话。
对党的忠诚度,先生表现的尤为深刻。“我找到了几代人的踪影/他们踏风而来/他们挟电而来/整理着壮丽的河山/疏通着生活的轨道”。仅仅几点,就能涵盖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努力。举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熊熊火把,用希望点燃大地。挣扎中的贫苦大众,从来没有那么畅快地表达民生诉求。打开新世界大门,创造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美好的理想正日益成为生活现实。
这一切一切的丰功伟绩,谁又能抹杀的了?哪一个朝代、哪一个政党,能承担起如此重大责任?
壮烈、凄楚、难舍,纠结且荡气回肠,构成了长征难以言尽的波澜壮阔。党内左倾盲动主义的盛行,叫年轻的党付出了沉痛代价。也想一天早上就能红旗漫卷天空,也想一个季节迎来大地收获。年轻人指挥着年轻的党,为不切实际的行为申领几万里迂回奔波的惩罚。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如不迅速撤离,难逃革命火种瞬间熄灭之厄运。
诗人寥寥数语展示了场面:红色根据地难舍的放弃,风雨潇潇战马急催所呈现的凄苦,由各种思想倾向撞击而杂生的纠结,还有诸如血染湘江的壮烈。问苍茫大地,所指向的出路就只是大范围地转移。
长征是播种机,是宣传队,更是震惊世界流传千古的伟大壮举。但其当初,完全是一次伤筋动骨且不得已而为之的大撤离。因此而产生的深远意义,或已成为孕育新中国的摇篮,那是后来以及后人所悟出来的道理。
三·难得一见的激情叙述,诗人情怀尽在路途中
看过些许《遵义诗笔记》的评论文章除了由衷地敬佩诗评的严谨,还推崇对经典诗句的真诚赞叹。譬如诗集[之二]的题记:“我要过江/把军衣撕成两片/一片做船 一片做帆/把肋骨抽出/两根/一根左 一根右浆/我要过江/红旗在前/我要过江……”。不止一次地由诗评者掌声不断而击掌叫绝,我看后也忍不住想再絮叨几句。
彰显长征前行者的勇气。除了前行,没有退路,情愿把身躯付出。勇往直前敢当铺路石的信念,顽强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每一字都那么震耳欲聋。
凸露长征路途是由红军战士的生命铺就的。无私忘我,大局观念,为了前行,为了胜利,甘洒热血写春秋。军衣、肋骨,分明是战士的赤胆忠心。
尽情挥洒了诗人卓越的跨越时空的想象力。只有深刻洞察事物的本像特质,只有幻觉中的息息相关,只有细腻入微地纵观走向,才可能诞生这样的壮烈诗篇。
我相信,峭岩先生也极为看重以上的几句物化比拟。足以显现红军精神,足以张扬长征精神,足以证实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无往而不胜。我甚至想象:假如峭岩先生是长征中的一员,就凭几句可令天惊地魄的诗行,他该是宣传队中的翘楚者。往大了说,倘若叫他指挥千军万马,也会全然合格。
峭岩先生对党的赤胆忠心,几行诗句就隐隐呈现。当然,我更情愿相信那是诗人行走于长征路上与红军战士的共鸣。
“遵义 我的祖国注定与你相连/遵义 我的生命注定与你相系/遵义是党的旗帜上的的闪光点/遵义是那么的让我梦绕情牵”。作为一个地名,遵义城远远超乎它的地域概念。那是一个红军长征的转折拐点,那是北斗星闪耀的天穹,那是战斗捷报频传的空间,那是中国革命的凤凰涅槃。遵义——永远是党史上一面胜利旗帜!
四·珍重史实的每一细节,不妨碍诗人翱翔天空的思考
做一历史回顾,但凡展示革命历程的文艺作品无不把遵义会议作为重大题材来反复歌咏。随着社会的开放空间愈发扩延,加之历史原因的扑朔迷离,导致各种戏说传说或者谬说流传于坊间,严重干扰了传统的党史教育。
比如说,确切参加遵义会议的人数;比如说,会议详尽的.决议文书档案;比如说,张闻天同志当时的职务;比如说,涉及每人参会所持的倾向态度;比如说,遵义会议实际新“三人团”的正确定位;-----凡此种种。由于战火纷飞,当事者已逝,无文件可查,对某些历史人物评价有欠公允,大量的众说纷纭影响了人们思维导向。所以,谬说曾经横行。
峭岩先生的《遵义诗笔记》是文学作品,不可能担负起对重大事件答疑解惑的责任。即便如此,诗人在尽情挥洒情感的同时,对事件中的一些细节描述,尽量还原于本身的真实。从中我们看到了,被历史尘埃所湮灭的争议人物或低头沉思、或蹙眉纠结、或高谈阔论。其实,会议中的争论,命运中的博弈,正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内容,无可非议。
我赞赏峭岩先生对人物形态、人物心态、人物特质的描述。
“毛泽东长发接耳”,“我近前摸了下他左手上的香烟”。峭岩诗人仿佛就在领袖中间,细细地揣摩愈显生动。“周恩来叉腿站立”他为第五次围剿纠结,既是一位青春的形象,又是一位老成的周恩来。“朱总司令/猫腰揣袖而坐/埋进深深地的思索”、说完肥大的军装,转而又是一句“武略之外更有文韬的张扬”,传神地把红军统帅素描的惟妙惟肖。
我们看到:“王稼祥扪心自问”,想着山高路远,马蹄声声;我们还看到:“张闻天低头思量”。捉摸着党建路遥,前程艰辛;更难得一见博古:“手中的搪瓷杯如轻/他无心去饮”,作为当时党的负责人,因为年轻,难以掩住书生气十足,因为稚幼,只能愧疚难言。我们更应该以崇敬的心境前来表达对彭大将军的敬佩,“多几分刚毅和壮烈/少几分委婉和温顺”,尽管横刀立马,驰骋风云,也难免最终饮恨。
说到邓小平参加遵义会议,当初有不少插曲。身为《红星报》主编,为会议做记录。但那些原始的珍贵资料,随着天上地上的围追阻截,早已洒落遗失。多年后,对邓小平是否参加会议存有异议。我们的领袖闻之,露出常见的豁达。事到如今,还有那么重要吗?“记录了会议------探寻到一种深邃”。若干年之后,如似遵义深远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坐标指向北京。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将原来的领袖们重新归位,这就是邓小平“深邃”目光的历史贡献。
峭岩诗人以尊重历史的心态,以写实敬仰的语言,抓住每一位参加会议的特点,非常逼真地再现那些生动的一幕。正因为这些,就已足够叫曾经的领袖们静静地安息,叫其后人们得以安心。张闻天、王稼祥、博古,彭德怀你们为中国历史所彰显的辉煌依在,你们为革命矗立的丰碑依在。迷茫尘雾尽管遮掩了数十年,但终归掩盖不了金子的光芒。
五·与历史对话,追溯北斗星升起的必然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长征中,红军将士之所以能摆脱数倍于自己人数的围追堵截,之所以完成胜利会师而奠基了中国革命根据地,得益于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主导地位。回顾自遵义会议后,又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袖们执桨前行大船,从胜利走向胜利。无数事实证明:选择毛泽东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华民族的大幸。
“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追溯伟人足迹,追溯艰难岁月,追溯坎坷路途,在那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毛泽东力挽狂澜而扭转颓势,毛泽东以及他的战友们就是引领中国革命胜利的“北斗星”。
以“遵义会议”为抓手,阐述其重要意义,把自己的思索与遵义链接,梳理其后的革命发展脉络,峭岩先生做了一件极其有重大贡献的大事。现在还不敢说,先生的“诗话遵义”是一座无人可攀越的里程碑。我更愿意相信:依着先生执着的探索毅力,一定会继续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酿出愈加醇香诗作。
截取遵义会议前后的内心活动状态,峭岩选择了穿越时空对话。
曾“决策命运 一言九鼎”的年轻军事指挥员周恩来蹙眉紧锁,回忆战火纷飞中谁多次挽长城为即倒?曾“心怀壮烈 热血青春”的年轻党务负责人张闻天疴病长思,德国手枪准星怎能引领红军走出泥潭?曾“气指颐使 崇拜顾问”的年轻党政权威博古捶胸顿足,狠命纠结着为什么总是节节败退?曾“书学九斗 理论颇丰”的年轻王稼祥掩卷沉思,正确指挥战役的强人在哪里?
峭岩去“采访”,去“探寻”,欲从他们思维中解读答案。“毛泽东有一套治党治军方略”,他即“志向高远 精通谋略”,总能做出“石破天惊”的大事,又能“调兵遣将 玩于掌中”总能化危机为“风平浪静”,这是有决策能力的周恩来对毛泽东最肯定的结论。毛泽东与张闻天“推心置腹”又能“友谊交杯”,从毛泽东讲述“汉将韩信打魏王豹”的典故中悟出一个真理:毛泽东用兵如神无人可敌。尽管博古声嘶力竭并全身心调兵遣将,最后不得不哀叹:事与愿违,身不由己。峭岩先生透过战火硝烟,剥茧抽丝地捋顺各路英雄的复杂心路,水到渠成地得出这样的真理: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只有他能挽救危难中的红军,挽救革命理想的顺利实施。
化身为一名采访记者,随着历史隧道穿越,当今只有峭岩《遵义诗笔记》做的最为贴切、最为真实、最为巧妙。交口称赞,称之为最好,应该受之无愧。
历史是真实记录,历史也是由温情生活所串联的别样画面。现代人总说:“成功的男人之后,总会有一位女人支撑”。峭岩先生时光镜头,不仅仅对准疆场上的金戈铁马,不仅仅对准会议桌上的唇枪舌战。转而一个温柔,聚焦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通过穿越,“去叩开我对伟人的情愫”。贺子珍既能“刚柔相济”,又能“张开女人的怀抱”,去温暖下野中男人的孤凄。他们是相知相爱的战友,一同度过风雨飘摇,一同畅饮胜利的欢乐。我想,在这个特定的严肃命题中,峭岩能涟绮起浪漫漩涡,起码在国内是首创。
六·“精神还乡,灵魂回家”——诗人都该秉承的原则
人类共有的海洋多现污染,诗海也难逃一劫。假大空,一味地掏空心思地莺歌燕舞的歌咏,麻痹着疲劳了读者对美感的享受。晦涩哀戚,一切从自我出发,阉割了诗歌原有的历史传承,所抒发的情感,只是自艾自弃。讥笑挖损,空虚中显露着诗歌的无奈与没落。
峭岩先生敬畏遵义,敬仰遵义,以一气呵成的才气完成五千行大作,不能不说那是诗人的厚积薄发。先生只有“精神还乡,灵魂回家”的勇魄,方能焕发其才气。正因红色旅途的一草一木所召唤,正因“红色崇拜在我的血液里日久弥深”,正因欲将历史重温的使命感所萦绕心头,峭岩的笔触才是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的。
《遵义诗笔记》,不是一种事件重复,而是换一种方式的叙述;不是哗众取宠的追逐时尚,而是正视先辈们所经历的壮烈史诗;类似的作品不是太多了,而是正在进行的传统教育中大有缺失。期待着像峭岩这样的激情荡漾且冷静思维的诗人再创佳作,我想不仅是自己的一孔之见。
峭岩先生由衷赞叹李瑛诗人“四个有”:即有地、有天、有人、有火。我以为,峭岩先生的《遵义诗笔记》,无疑使“四个有”化作每一行诗句。有地:置身于基层,游走于山间,显着底气十足。有天:革命意志永不动摇,不为尘埃所困惑,信仰是真实的。有人:穿插的合情合理、穿越的如见其人,与历史对话犹在身旁。有火:四射的是枪弹雨,四射的是战友情,四射的是伤心泪,四射的是伟人志。没有激情四射的火,就不是那本浸着先驱血汗泪的《遵义诗笔记》。
拘于本人对诗词少有研修,不大可能罗列出诗集本身欠缺的一二三来。我还是捡拾他人的观点:“的”字少点儿为好;语句精炼些为好;一字一行的行距,是否多了些?拾人牙慧,仅此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