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下面请继续阅读语文迷为大家提供的读书笔记范文,希望你喜欢。
篇一: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非常精炼的书,它讲述的是“我”与父亲、朋友阿桑之间的复杂情感。它细腻地勾勒出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让人明白父与子、人与上帝、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脆弱关系。在文中,“我”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而哈桑却只是家中仆人的儿子,这地位的差异注定使他们有着无望的友谊,而这无望的友谊由追风筝开始……
追风筝是中东地区的一项传统,而哈桑则是一个追风筝的好手。文中追风筝的画面是两人共有的美好记忆。“‘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角的拐弯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后。”然而,曾经美好的友谊却注定如梦易散。正如文中的“我”所说——“历史不会轻易改变,宗教也是。最终,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这些没有什么能改变得了,没有。”在一个宗教的阿富汗,在一个动荡的阿富汗,忠诚与血缘可以被摒弃,友谊当然也可以背叛。
“我”在目睹的哈桑被人猥亵而怯于施救时,悲剧已悄悄拉开序幕。在良心的挣扎之后,“我”终究无法面对哈桑,即便他并没有怪罪;而且若让父亲知道“我”未相救,那身具阿富汗人勇敢品质的父亲必然不会承认自己有一个懦弱的儿子。在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后,“我”选择了栽赃,将哈桑和他的父亲以小偷的罪名赶出家门,以进一步的罪恶来逃避现实。“我”在友谊与血缘中选择了血缘,选择了背叛友谊与忠诚。他心里道,“湖里有鬼怪,它抓住哈桑的脚踝,将他拉入暗无天日的湖底。我就是那个湖怪。”
在后来,一个消息却如晴天霹雳击碎了“我”,哈桑居然是父亲的私生子。父亲高大的形象碎了,一同碎掉的还有生活美好的表象。像灯光褪去之后,生活露出了丑恶的本质。
“我”要逃避,像以往每次遇到问题一样。正在这时,战乱开始,无数有权有势的阿富汗人逃向他乡。这是一场极具宗教意味的战争,但战火下呻吟的确是普通人。“我”与父亲挤上一辆闷罐车,离开了故国,因为他不仅逃避战争,更可以逃避有着无数阴暗回忆的童年,逃避迷茫的信仰,逃避自己良心的谴责,去往美国,成为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普通人,与故国与民族再也不担上什么关系。结婚,生子,用文中的话说,“我离开很久远了,久远得足以遗忘,也足以被遗忘。”
可是,这一切旧事被一个电话唤醒——“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这是一条艰难的救赎之路,“我”再次回到故国,曾以为遗忘的土地却好像并没有把“我”遗忘。
最终,像儿时追逐树顶上高高飘扬的风筝一样,“我”勇敢地去追,追逐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追逐被背叛的友谊、亲情、信仰。“我”将故人哈桑之子索拉博带到美国,用真诚去化解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最终带来了一丝春来的气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微笑。斜斜的。几乎看不见。但就在那儿。”就像儿时的哈桑一般,“我”对着哈桑的儿子说:“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挂着哈桑式的微笑、转身:“为你,千千万万遍。”当人生再次画出一个圆回到原点,事情是否还能回到从前?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在主角阿密尔心里,他已经追到了那只飘荡心头几十年的风筝。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这么一个风筝。它可以是理想与信仰,可以是忠诚与羁跘,可以是亲情,可以是友情,抑或是一种飘荡的情结,如汪国真对未知,如三毛对远方,如韩少功对乡村,如梭罗对于自然,如托尔斯泰对人性。我们不断探索与追求,希冀能追上天际的脚步。
汪国真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他心里,“到远方去,到远方去”便如一只晃悠在心底的风筝,荡荡悠悠,充满诱惑。
三毛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她为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到西班牙,到美国,到荒芜的撒哈拉。她的“远方”又何尝不是一直虚无的风筝?
韩少功在城市生活几十年后毅然抛弃这种他不喜欢的生活方式,去往偏僻的乡村,亲近自然,亲近质朴与原始,这是多少人想做却又做不到的,甘愿离开多姿的城市真正的追求理想,这种境界有几人可以达到?他的风筝紧握于手,紧收于心。
梭罗为了证明一个人,只有一屋一床一凳一枪也能生活的好,在瓦尔登湖边一个小木屋中生活数年,避开浮名与利诱,写出《瓦尔登湖》经典哲学。他的人生境界也正如一只风筝,引导他走往自己的路。在追风筝的路上,他了悟人生。“我宁愿坐在一个南瓜上头,也不愿坐在天鹅绒坐垫上头。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这便是梭罗的人生境界。
一个人的追求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心中的那只风筝便是永远领航的指南。
我很庆幸,没有如《追风筝的人》主角阿密尔一样,在背叛了友谊、亲情与民族之后,才来追逐着救赎的风筝;我也只是普通人,没有高深的哲学思想,没有崇高的人生境界,不能如三毛、汪国真、梭罗那样,放飞的是那样高远的风筝。可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模糊的追求吧!
就如阿密尔被父亲旧友点醒,走向“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我们是否也需要一个人来启迪我们内心的渴望?
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抑或压根就麻木地生存着毫无梦想?
让我们随着主角一起去探索内心,在纷乱繁芜的思绪中去倾听内心的声音,明白:到底我要的是什么,到底我为什么渴求他,我该怎样去抉择,怎样迈向我要的地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
篇二:
一顶彩色的风筝,一片蓝色的天,一根绵远悠长的引线,还有,背影下两个相互搭着肩的黑发少年。
这是《追风筝的人》电影里海报的画面,也是这个故事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真挚、朴实、动人。
于是,用了一周的时间,我读完了原著,又看完了改编的电影,很感动,也很有感悟。
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尽管两人是主仆关系,却丝毫不影响他们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夏日里在大树下乘荫,冬日里在雪地上奔跑,那天空与大地间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都是他们最好的玩伴——当然,还有,蓝天白云之下,一起放风筝,斗风筝,追风筝的青葱岁月。
这样的童年,是我一直以来最为向往和遗憾的。在水泥森林中成长的我的童年,没有下地种过菜,没有下水摸过鱼,没有偷过邻居家地里的玉米和地瓜;有的只是数不清的作业本、带着氯气味道的游泳池、以及游戏机里的魂斗罗和街霸。更重要的是,尽管自己儿时也有很多“铁哥们”,但我仍渴望拥有一个像哈桑那样的玩伴——忠实、敦厚、善良、勇敢。
阿米尔和哈桑五彩的童年在一次风筝大赛中达到顶峰,却又从此戛然而止。眼看着为自己抢到风筝的哈桑被街头无赖阿塞夫强暴,懦弱的阿米尔选择了逃避。之后,为了摆脱心中的愧疚,更是设套诬陷哈桑将其父子二人逼走他乡。
读到此处,我心中并没有对阿米尔过多的厌恶乃至仇恨,反而在想,如果换做儿时的自己,又将如何呢?结果,我很无奈的承认,自己也很可能会选择逃避。儿时的我,身材矮小,胆子也跟身材成了正比,尽管在家里最喜欢披上毛毯扮超人拯救地球,但在外面,一旦遇上小流氓打劫(有的甚至比我个头还小),立马认怂,丝毫没有一点反抗精神,甚至连逃跑的勇气也没有。如果是身边的小伙伴被欺负了,想来我最可能做的也就是站在原地哭鼻子了。所以,我很能理解阿米尔的选择,我甚至能够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涌起的愧疚、羞耻和自责。
两个小伙伴分开后,阿富汗战争爆发,俄国人的铁蹄践踏着那片曾经充满阳光的土地。家境殷实的阿米尔跟随父亲逃往美国,虽然昔日繁华不在,却也开始了平静质朴的生活。——而哈桑,则在战火纷飞中不知去向。
我开始急切地牵挂着哈桑的下落,我不知道作者会为他安排怎样的命运,以至于作者在描述阿米尔在美国生活的时候,我已经忍不住翻看后面的书页,期盼着能从中看到哈桑的名字。翻看许久,终于在一封哈桑写给阿米尔的心中看到了哈桑漂泊在战乱中的生活,然而,这也是哈桑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印记——为了守护阿米尔曾经的家园,哈桑和妻子被塔利班的恶徒们残忍的杀害,只留下了年幼的儿子残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