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清明节

高一散文3000字
2023-03-24

又一年清明节来到,又是祭奠的日子,看着曾经最爱的亲人跟我们隔着一堵墙,却再也永不相见,内心有说不出的哀愁和悲伤。

清明散文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香港人叫扫墓为拜山。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它还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的修正日。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

清明节祭祖扫墓,起源于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的寒食节。从前寒食节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 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据传古代帝王将相纷纷到墓前行“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而将清明节定为踏青节,又叫春游,还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气温升高,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荡秋千作为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由来已久。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还有蹴鞠也是历史悠久。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蹴鞠,就是用 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的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此外清明节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说法。

在我老家至今还保持着清明节打柳的习俗。一大早爱人起来熬米饭、煮鸡蛋,我则去河边打柳。回到家里把柳枝插在门上,还有各个家具用品上。爱人做饭之余还编了两个柳条环,给我和她自己戴在头上。据说清明不戴柳,死了变个大黄狗。

上午八点,爱人出发给我岳父岳母上坟扫墓,我则陪领导去烈士陵园给烈士扫墓。

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自发来烈士陵园祭扫的人很多。有不少是大人带着孩子,全家出动。我采访了身边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他告诉我:今天特意从乡下来城里烈士陵园,就是告诉孩子们不要忘记历史,记住那些为新中国建立逝去的先烈们,要孩子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爱好和平。他还给我讲起了目前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以美国为首的世界超级大国,一直都在对中国进行军事干预和经济封锁。

听他一席话,我十分高兴。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经能有如此高深的意识和思想,你不得不敬佩国民素质的提高。

上午十点,整个扫墓仪式开始。敬献花圈、花篮,少先队给每一个烈士墓敬献鲜花,领导和各界代表讲话,默哀三分钟,参观纪念馆,为烈士扫墓培土等一系列活动,大约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仪式结束后,不少人自发行动起来和陵园管理人员一起清理活动现场。没有一个人号召,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我心中激动万分。

十二点,我们离开烈士陵园时,仍有群众一拨又一拨来烈士陵园扫墓。

各位先烈们,安息吧!您造就的基业,永垂不朽!

下午两点,爱人给岳父岳母扫墓回来,眼睛还有些红肿。我知道每年都是如此,爱人是一个非常孝顺之人。

我为每一位逝去的人,献上我无尽的哀思!

清明的三种境界

万物清明,这是天与地的最佳组合时间,是清明节的第一种境界。感谢宇宙万物,凸显人文关爱,是清明节的第二种境界。清明祭扫,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净化与升华,是清明节的第三种境界。

天 地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是《岁时百问》中的说法。

清明,是大自然变化的时令,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节气。它是大自然的节日,是人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春回大地,人回自然。清明由寒食、上巳、清明三节合一而来,寒食节禁火寒食,寓意保护自然,保护家园,保护自我。

清明是从柳枝上转身的。忽的一阵风,你就看见杨柳依依的景致,呈现出一种清新的气息。那嫩绿的细枝,一条条垂下,丝丝缕缕,缠缠绵绵。这份随风飘拂在清明中的美丽,让人想起一种人生态度――明净,简洁。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柳节。唐代诗人来鹏在《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中写道:“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烟光,指的是柳色。袅袅炊烟中柳枝若隐若现,在阳光里如烟似雾,为春光留下无尽的遐想。

一年好景清明日,正是踏青赏柳时。柳是春天的使者,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情。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写的是勃勃生机;周邦彦的“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漂绵送行色”,说的是离别之意;李清照的“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诉的是哀怨之情。

万物清明,这是天和地的最佳组合,是清明节的第一种境界。

人 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到了唐玄宗年间与寒食合并,演变成怀念祭祀家族先人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耳熟的诗句。万物复苏,生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过程,这本该是一个吉庆的时节,为何古人却愁绪满怀?

中国人的清明忧伤,是一个特异的人文现象,并且形成了向先人表达敬意与感恩的节日。

这样一个季节,古希腊的人们也悲伤不已,他们创作了自己的哀歌:酒神在冬天里死去,又将在春天里复活。对生命悲剧性的感伤行为,使古希腊产生了悲剧艺术。

中国人自然有自己关爱生命的表达方式。他们放飞风筝,去问候逝去的亲人;他们去踏青,再次感受祖先的祝福。春天来了,生命自然也应当得到新的轮回,让祖先的灵魂回到鲜花盛开的人世间,享受这美丽的景色。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文关怀。

清明文化是崇拜祖先的文化。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对祖先的敬仰与追思,承载着中华民族子孙绵延、尊祖敬宗的文化情怀。所有清明节由来的传说和民俗文化行为,无一例外地浸透着中国人特有的“感恩”情结:感谢皇天后土,感谢列祖列宗,感谢宇宙万物。

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

人文关爱,是清明节的第二种境界。

心 灵

哲学家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它让人从纷扰的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

清明之时,人们摘采新柳,或缠柳叶于发际,或戴柳圈于头上,或插柳枝于地头。在天地和谐,物与我和谐的宇宙中,敬重先祖,踏青植树。人们的心灵中,缠绕着无尽的哀思。

《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顶从汴梁郊外扫墓回来的轿子,上面插满了柳枝。清明祭祖,事涉鬼魂,为了防止邪气侵袭,就插柳于户,戴柳于首以避之。这个风俗源于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春秋时,介子推追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下股肉给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当上晋文公以后,介子推便偕母隐归山林。晋文公为了感恩,烧山逼他出来受封。介子推不肯,和老母一起被活活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翌年,晋文公率群臣祭拜介子推,见坟前柳丝轻拂,便用柳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以示怀念。由此,插柳、戴柳便延续成每年清明祭奠的习俗。

祭扫祖先的陵墓,人们获得的是心灵的净化。

哲学家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它让人从纷扰的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每一次扫墓,都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它不仅扫去逝者碑上的尘埃,更扫去活人心里的尘埃,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重归内心世界的宁净。

在天地清明的日子里,面对亡故的先人,表达敬意与伤怀,它对每一个人的心灵的陶冶是任何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古希腊美学家说,悲剧使人获得的,是一次情感体验上的净化与升华,那么,清明祭扫呢,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净化与升华。

心灵的净化,是清明节的第三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