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雷锋在1959》观后感(1)
55年前,雷锋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弓长岭,参加焦化厂建设,短短142天,用青春谱写一曲人生的礼赞,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由此闪耀着光芒,并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任何一个英雄人物的成长都会有引导他的榜样。而雷锋的这段工人生活,就是因为有他的师傅、工友、书记、政委等一直引导着他,帮助着他,令他的成长经历更加丰富,感情更加真挚,工作更加热情,立场更加鲜明,使雷锋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有情有爱的年轻人。”电影导演宁海强这样评价这部电影的主创思想。
过去更多地是把雷锋当成“神”去膜拜和敬仰,如今更多地是表现雷锋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做好事也是性格使然,血气阳刚、爱憎分明的个性,把雷锋塑造得十分“接地气”,让观影的人感同身受。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正是因为他心中有人民,行动间就不经意地流露出“干好事不留名”的崇高品格。
毛主席在感受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后,挥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精神”遍洒祖国大地,成为影响和感动几代中国人的时代精神,在今天看来仍能唤起当代人的强烈心里共鸣,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并已成为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份子,我们不仅要学习他做好事,更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把雷锋精神作为一面旗帜、一面镜子,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
电影《雷锋在1959》观后感(2)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镜头聚焦在身穿工装的雷锋身上,而这已距离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50周年。整部影片用近乎黑白的色调在颇具怀旧色彩的舒缓配乐中勾勒出单纯真诚的人物性格,故事的背景徐徐地烘托出历史的纵深感,让我不知不觉地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个奋斗的年代、那个建设的年代、那个青春的年代和那个距离现在已变成了历史的年代的氛围之中。
雷锋曾说过,辽阳是他的第二故乡,而影片正是以雷锋1959年投身到辽阳市弓长岭焦化厂的142天里面发生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真实的故事为蓝本创作的,讲述了那段时间中,作为一名工人的雷锋,不但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的成长,同时也在思想上完成了从群众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长。
在弓长岭区生活和工作点燃了雷锋精神的星星之火,就是在这里,雷锋写下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缺点要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敌人要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等20篇我们耳熟能详的光辉日记。同时,影片也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高大的雷锋,一个生动亲切的邻家大哥哥。初到焦化厂,看到师傅因自己身材矮小不喜欢自己,雷锋也会委屈,也会有情绪;身边的工友忍受不了条件的艰苦要当“逃兵”,雷锋赌气喊出的话是“以后你永远不要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甚至在这个雷锋身上,偶尔还会玩点小伎俩,耍点小聪明:到焦化厂报道、征兵动员会,为了掩饰自己身材矮小,竟偷偷在自己脚下踩个箱子,在屁股下塞个行李包。
除此之外,19岁的雷锋也曾有过一段温馨美好的青春恋情。他和小易之间,没有山盟海誓,没有卿卿我我,甚至没有一句表白,唯一拥有的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默关心和互相支持。离开鞍钢总厂的时候,雷锋送给小易一本日记本,寄以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互勉;为了保护用于建造厂房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雷锋把自己的被子盖在水泥上,事后小易主动为他把被子烤干、缝好;而小易在明知道如果雷锋参军入伍,心爱的“雷锋哥哥”就有可能离开自己的情况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她还是坚定地支持雷锋,展现了真爱的无私。入伍欢送会上,小易深情脉脉地为心爱的人戴上大红花,不舍地站在雷锋身旁。此时,她多想像旁边那对恋人一样,和雷锋离得近一点,靠得紧一点,悄悄地牵一下对方的手。但是,小易的手满怀期待地动了几动,终于没有得到回应,只能失望地缩回。懵懂的雷锋,此时正沉浸在欢欣鼓舞的兴奋中。
雷锋精神同样是常读常新的。梦想,主见和坚持,征兵消息传来,这个一直怀揣军人梦想的少年推土机手便毫不犹豫地选择报名参军,甚至在工厂领导不支持、身体条件不符合、部队不愿接收等诸多阻力面前,他也不曾丝毫动摇过。为了梦想成真,他用尽办法,软磨硬泡,终于打动各方,实现夙愿。由此,雷锋身上的“螺丝钉精神”就增加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意味着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更意味着主动的寻找、执着的坚守和不懈的追求。这样的雷锋,离时代更近。
伴随着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雷锋和他的工友们在如火如荼的国家建设中成长,是在艰苦创业中走向成熟,他们表现出那个特殊年代的质感。正如xjp总书记所说,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在革命战争年代,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奋进、锐意创新。在最近的芦山抗震救灾中,大批青年临危不惧、顽强拼搏,广大青年心系灾区、无私奉献,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我们青年一代也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青年一代更要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年本应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电影《雷锋在1959》观后感(3)
《雷锋在1959》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观看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雷锋的可亲可敬、雷锋精神的伟大,雷锋虽然远去,但雷锋精神永存,雷锋永远是我们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电影《雷锋在1959》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用生动的影像和鲜活的细节展示了他“感恩社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电影撷取了雷锋最美丽风流的青春年华中的动人故事,用青春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质感丰盈的雷锋,一个永远向上、永远年轻的雷锋。
雷锋同志自己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价值观。这句感人肺腑的语言怎能不使人流泪、使人心灵震动?在他短短的22年生命岁月里,他一直践行着这个价值观,尽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丝毫不掩饰他的伟大,他所做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构成了他的伟大,他将自己平凡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地刻在人们的心中,深深地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甚至影响了无数的外国人。
《雷锋在1959》,将那个年代的场景再现得真切,将那些英雄模范的故事叙述的动人,使我们感到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跨越了历史沧桑,仍在唤起当代人强烈的心灵共鸣。60年来,雷锋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成了新中国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看了这部影片,我对雷锋精神有了更加切身的体验。雷锋不仅仅只是做好事,雷锋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事实充分证明,雷锋精神有着非常全面和深刻的内涵,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为服务人民的献身精神,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现实体现。雷锋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无穷魅力,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成为全党全社会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作为一名党员,要以雷锋精神为引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工作能力,爱岗敬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电影《雷锋在1959》观后感(4)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电影《雷锋在1959》中雷锋叔叔说过的话,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多么简单易懂的道理,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最不平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