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的孩子》观后感
从一个浪漫悠然的舞会场到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从英国到中国,影片《黄石的孩子》一开场就让一位英国人牵住了观众的视线。这位拿着照相机的英国记者,充当了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故事的观察者,他用照相机记录了发生在施暴国和受难国之间的故事。如果本片的主题是反映战争带来的灾难,反映日本如何侵略中国,那么,这个英国人的存在,无疑就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部记录性电影,这位英国人乔治充当了整个故事的陈述者。让一个英国人来讲述发生在中国的关于中国和日本的故事,这样的选择,无疑加深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乔治在片中充当了第一人称的身份,他为观众讲述了他自己亲眼看到的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这种手法的运用,很好的表现了一部纪录电影的纪实性。
照相机是反应和保存历史真实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乔治正是选择了用照相机来保存他所看到的和经历的。通过照相机的镜头,他看到了日本人如何杀戮中国人,看到了日本人的残忍和凶狠,也看到了中国的人民如何去反抗,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苦难,他还看到了硝烟弥漫,死尸遍地,看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性。饿殍遍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他就是用照相机的镜头记录了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真实的故事。
其次,本片对视听语言的运用也很成功,具体表现如下:
1,长镜头和大全景的运用。影片用长镜头跟拍乔治坐在汽车中的所见所闻,满地的伤兵和死尸,满耳的哀吟和惨叫。一个长镜头为观众展示的大环境的状况,有一种气势磅礴之感,同时为故事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在日本的飞机轰炸火车和人群的时候,俯拍镜头和大全景的运用较多,记录了炸弹落地时的景象,所有人和建筑物在炸弹面前都显得无比渺小和脆弱,生命瞬间结束,建筑物顿时灰飞烟灭。这种大全景的运用,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巨大的破坏性,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的震撼。
2,移动摄影的运用。乔治在废墟中拍摄照片时运用了大量的跟拍等移动摄影,这就让摄像机的镜头无形中变成了观众的视线,观众的注意力自然而然转移到了乔治的身上。这样,观众不得不为镜头中的乔治而担心,同时也为乔治身处的那种到处散发着腐烂的尸体气味的环境而感到怵目惊心,同样,也对那些死于如本人之手的人民而感到心痛,也对那些对杀人而无动于衷的日本人感到愤怒和悲哀。这样的移动摄影,在贾樟柯的电影《小武》中运用的.极为成功,起到很好的表现效果。同样的移动摄影在本片中也对纪实性起到了深层次的体现作用。
3,画面构图的成功。在日本兵用机枪扫射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时,观众和主人公乔治是通过窗户看到的。前后景产生了空间距离,既表现出日本兵的凶残,又激发了观众的情绪。这个画面构图,如同《公民凯恩》中小凯恩的妈妈和律师对话时的那个画面构图,很经典的一个景深的运用。另外,在描写黄石这个地方的时候,多用了大全景,表现出的是一个有山有水、没有硝烟、如同世外桃源的地方。如同中国的山水画一样,很有意境。没有枪声,没有炮弹的爆炸声,那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笑得很开心,这样的画面与影片开始的大量的硝烟弥漫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炮弹的轰鸣和子弹的呼啸,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从断壁残垣和死尸遍野到花香四溢,欢乐融融,画面内容的巨大差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观众一目了然,从而观众的认知也就不言而喻。
第三,细节的表现。首先是给生活在黄石的孩子门做饭的四嫂手中捧起的黄米,蠕动的虫比米都多,那是让人一看就反胃的食物,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中,能有这样的米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因为在黄石之外的许多人连水都喝不到。对那一捧黄米的特写,显然效果极强,既为乔治在黄石开始他的新生活买下了伏笔,也让观众看到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观众怎么能不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人们而感到伤心呢?其次,就是拿在日本侦察兵手中的那张全家福的照片,当刘石凯当着乔治的面将它撕成两半的时候,我们的感情是复杂的。不管哪国的人,都是有亲情有感情的,谁能承受得了生离死别?谁能轻松面对亲情的背离?中国人不能,日本人也不能。所以,当观众看到掉在地上的两半照片时,既有一种御敌的快感,但同时也有对亲情的呼唤,更多的是对战争的痛斥。
第四,影片主题表现。如果我们只看到战争的硝烟弥漫,炮火中的人们魂归尘土,这显然有点只看到了表面。硝烟和炮火只是一个铺垫和过度,而真正要表现的却是对人性光辉一面的赞扬。相对于《东京审判》只向观众表述一个历史事实的主题而言,《黄石的孩子》显然要深刻了许多。从开始要急于离开战火纷飞的环境到带领更多的生命开拓和平的环境的乔治,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这其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那些孩子就跟那些被播种的种子一样,他们是幼苗,他们代表着中国的希望,他们也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团结在一起,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战胜严寒,战胜疾病,战胜困难,在新的天地中播种更多的希望。另外,作为可以称为“观望者”的英国人乔治,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本不属于他的任务。当他抱着老四讲故事的时候,当他光着身子表演药效的时候,当他为孩子们带来开心的时候,当他舍己为人的时候,太多太多这样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他产生钦佩,不得不为他而感动,不得不为所有中国人而感谢他。他用自己的生命抒写了人性的光辉,用鲜血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当那一个风筝迎风飞舞的时候,我们都流着泪为他默默祈祷,希望他在天堂一路走好。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
影片中没有宏伟壮观的战争场面,只有叙述般的历史写实;没有视若无睹的冷漠,只有雪中送炭的温馨;没有呼天喊地的誓言,只有坚定不移的眼神。荒芜的角落中绽放的向日葵,战乱中孩子们开心地玩篮球的身影,何克和丽的无法忽视生命的博爱……这些都让人深深地感动,让人发自内心的自省。
乔治·何克,一个为了了解真相的英国记者,他不顾个人安危,穿梭于战火纷飞的战争现场,深入前线进行实况报道。被日军俘虏侥幸逃脱后,与幸存下来的60多名孤儿相遇,语言不通的乔治承担起关怀照顾这些孩子的责任。面对那群孤儿的侮辱和伤害,他以宽大的胸襟和博大的爱包容了这群可怜的孩子,并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们带来温暖,带来爱。当战争的阴云临近之时,他又引领着他的“孩子”,不畏严寒不远千里踏上了西去甘肃山丹的行程,沿着古丝绸之路跋山涉水,历尽艰险,越过雪山来到沙漠的边缘逃避战火,却因疏忽的小伤口染上破伤风而离开人世。他把黄石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这种跨越国界的大爱,不能不叫人震撼!他的这种气度和精神,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同是为了帮助中国人民而献身的异国人白求恩,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伟大人格!
除却开头处南京大屠杀的惨景再现,以及孩子们头上偶尔飞过的侵略者飞机,山水如画的影片画面中,绝少涉及血腥、残酷的战争。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一个大人,几十个孩子挣扎求生的细节。琐碎的生活细节和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几乎令我们忘却了战争。但当我看到上吊自杀的孩子那晃动的身躯,看到那因仇恨而被碎裂成两半的日本士兵家人的合影和石凯那冷漠得几乎可以掉下冰碴的眼神时,我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手狠狠地攥了几下。那一些孩子本该在躲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面撒娇,可是却要面对一场比一场更残酷的战争……
除了文中的男主人翁何克以外,新四军陈汉生的表现也深深烙入我的心中,尤其是他在看到被困在车厢内的士兵,将要面临被轰炸机上扔下来的炸弹击中的时候,他毅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那一刻,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是一群生命的重生。那样的举动深深地打动着很多年后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现在的我们不需要面对战火,不需要面对饥饿,却独独少了那一份互帮互助的温暖。很多时候,我们或许会在无意间无视这份人类最真挚的感情。
影片看似平淡,却处处尽现温情,男主角何克在死前快乐地说:“我很幸运,遇上了你,遇上了你们,我很快乐……”。我深深的被他感染了,看着那个承载着何克灵魂飞向天际的风筝,我看到了何克微笑的脸庞!大爱无言,让行色匆匆的我们也能偶尔停留一下,感受生命中那难得而珍贵的阳光和温暖。
电影《黄石的孩子》观后感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前夕,一个喜欢周游世界的和平主义的英国记者。他来到中国后,看到日本在南京残暴场面,遇到一群黄石的孤儿们,并和他们一起思想转变,并获得精神升华,最后为了转移这些孩子走上了丝绸之路,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到了安全之地,最后死于终点的传奇历程。
影片最感动我的地方其实是最后时刻那些现在还活着的黄石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了老先生了)对往事和对这位英国记者何克的回忆,我开始以为这个故事是纯属虚构的,但从这些“老”黄石的孩子的噙着泪水的眼中看到,他们竟是如此的真实,并且就在我们身边。
在他们回忆的话当中,有一句话让我最为深刻并且为之感动和着迷:“他在我们经历恐惧之后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去寻找并追求和实践生命的意义,这里有三个词,希望你们一定要记住:where? why? how?——你们的生命要到哪儿去,为什么要追求那样的生命意义,怎样去实践这些梦想和意义?”
这句话让我一直陷入思考,在晚上回来的路上,我听到《财经夜谈》的一个小故事,两个实习记者去北京的街头随地采访,向所有的人突兀的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答案是五花八门,有友情、亲情、爱情、时间或生命等成人式的答案,也有是“手中的笔、胸前的红领巾、小贩推着的车”等让人感动的答案,当然还有人不屑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撇嘴而过,或是没有时间去回答自己或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匆匆而去。
其中有两个答案表述不同但内涵一致,最让我记忆深刻又引起了我共鸣,一个是一位书店柜台的店员,他说他最珍贵的是这个书店,这个他自己努力实现的理想,并且还在一直且会继续坚持着,因为他从这个理想中获得了快乐。另一个中年人说:他最珍贵的是现在还有能力拥有理想并且快乐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这个故事又让我想起影片里一句毫不起眼却也让我记住了的台词:周润发饰演的共产党员对男主角何克说:“我们都来自优越的家庭,有着奢侈的理想。她(一位也来自国外的女主角)不同。每个中国人都在努力不让自己的头被(苦海)淹没,即使周遭似苦海翻腾。她不相信未来,就像中国人一样,因为她不知道自己值得。”记住了这句台词,是因为自己也和朋友说了一句几乎同样结构的话,“享受对于现在的我或我们年轻人,是奢侈的”。
是啊,对于那个还在为生存挣扎的时代的中国人,还有现在仍然在极度物质和文化贫困的人们来说,理想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奢侈的。可是我最心痛的是,对于我们这些所谓的走出了知识与物质的贫穷的很多人来说,理想是可以触及,却没有时间或不屑触及。我们似乎总是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在阅读着一句又一句的成功秘诀,却不知自己生命的方向在何方?也不知我们为什么要往那里去。
人性的进化相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来说,是一个非常慢非常慢的事情,可以说,就抛开知识的人性(本来就不含纯粹的知识)来说,我们这些虽称之为现代人和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人没有任何区别的。
可是,我们也经常会问自己,我们生命前方的路在哪里?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们从小学课本就知道理想的重要性,我们也想拥有自己的理想,可我们就是找不到他!或许理想(不单单指建功立业的理想,或许还可以有精神层面)的建立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社会,或者说整个民族的悲哀。这又或许与我们现在教育和观念的一元性有关,也与我们的社会对于成功的缺乏多元的理解有关,也与我们的社会缺乏真正的信仰有关。但这些制度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太深奥,我们很难去思考或者说很难去改变他们。(不过我们以后得一直努力的去改变这些可怕制度和观念)
那我们该怎么做——我不知道。虽然我自己也觉得过往的成长环境和现在的观念(有一些是社会的,有一些是我自己的)让我深陷其中,虽然这种压制让我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我还是感谢他们,因为我现在至少身体是自由的,我会努力的争取思考和思想的自由,我会拼命的阅读,去和那些喜欢思考的人沟通,去努力思考我以前根本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去努力的找到自己的理想。
可是,在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或生命的坐标的时候,生活还得继续,不是吗?
或许我们也可以和那些已经有了坚定理想的人一起,去想第三个问题:how?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我回来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这句话对我的影响,竟是深入骨髓(估计大多数中国人都是J),怪不得自己会跟朋友说“享受对于现在的我或我们年轻人,是奢侈的”。这种影响以前体会不到但是却一直影响着自己,当自己一步步的从初中考到高中,从高中又考到大学,从大学又考上研究生,我总是觉得,我还不够安全,我要追求幸福,好像自己的幸福永远在未来一样。然后,我就是以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这样的方式,急躁的,眼睛永远向前的看着未来那个虚无缥缈又很“真实”的理想和幸福,却忽略了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忽略了现在就可以得到的植物、风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