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甘地传观后感

六年级观后感其他
2023-03-24

纵算时光流逝,有些经典影片还是久久停留在记忆里,让人赞叹,让人激动,让人智力提升,让人知道在这些光与影的胶片上,曾经凝聚了心血,责任,良知跟超越普通情感的爱。

甘地传观后感第一篇

1982年,导演Richard Attenborough带着这部电影,一举1982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男主在内的8项大奖。为了拍摄《甘地传》,Richard Attenborough用了20年来准备,3年来拍摄。不说其他,就这份耐心跟细致,也在当下急功近利的电影行当几乎是不能想象的。

影片从甘地遇刺倒叙开始。规模宏大的葬礼,匍匐在地嚎啕悲恸的印度人民,各国政要肃穆走在送葬人群里。旁白是一段西方报道:“这个盛大葬礼的死者,死时和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一个平民,没有任何的财富,没有任何的财产,也没有任何的官衔。圣雄甘地,既不是军事将领,也不是地方长官,也没有任何科学成就可以夸耀。也不是一名艺术家,然而世界各地人士,包括各界政府代表和高官贵人,在此齐聚一堂,想这位绑着缠腰布的棕肤色小个子致最后的敬意,他领导印度走向自由,诚如马歇尔所说:圣雄甘地,是人类良心的代言者,他就是使得谦逊及真理的力量,能够战胜帝国。爱因斯坦说:后代子孙将无法相信,世上曾活生生的出现过这号人物。”

一个“披着一块脏布的乞丐”(丘吉尔语)为什么能获得世界性的荣誉,能在强权林立的上世纪中叶靠温和的革命方式逼迫大英帝国让步,取得自己国家独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人类良知战胜拳头,仇恨跟枪炮的一次典范。

上世纪初印度,已被英国殖民百年之久,广褒的恒河平原漂荡着愚昧跟落后,英帝国殖民者巧妙的把殖民思想渗透到印度社会的每一根血管。当时中国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在其《学堂歌》中就写道:波兰灭,印度亡,犹太遗民散四方。在他的《军歌》中也引印度为鉴,(军歌第三段):方令五洲万国如虎豹,倚恃强兵利械将人骄。我国文弱外人多耻笑,若不自强瓜分岂能逃。请看印度国土并非小,为奴为马不得脱笼牢。请看犹太国名本古老,只因无君践踏如草茅。

张之洞用沉叹语气告诫国民,如不维新自强,中国终会沦为印度第二。此时,刚刚从伦敦取得律师资格的印度精英甘地在南非遭到种族歧视的羞辱。一辆列车上,他被赶下头等车厢。虽然他是英帝国法院授予资格的律师,虽然他持有头等车厢车票,但仍被从列车赶下,抛弃在一个凄凉的小站。原因只有一个,他的肤色。讽刺的是,在他被赶下列车的前刻,西装革履的他还捧着圣经,跟一黑人火车驿夫讨论基督的平等。

在南非,甘地感受到强烈的种族歧视,有色人种不能跟白人并肩走在人行道上,不能跟白人乘坐同一辆车厢。他愤怒了,聚众烧了身份证,向政府发出请求平等的呼吁。等待他的是——警察,棍棒跟监狱。由此,甘地走上对抗英政府的曲折道路。

按照我们从小所受的革命教育观念: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动。扫把不到,灰尘不会自己飞走。在这种观念下:武装镇压就反之武装起义,白色恐怖就有红色恐怖,屠杀就搞暗杀。才是颠覆不破的革命真理,而那温文尔雅的请愿,妥协,祈求统治者诸等行为,是小资产阶级软弱性,是革命中的投降派。

而在甘地看来,流血跟武力是不足取的,是最不能接受的革命方式。电影里,甘地请愿,被捕,被拒绝,被棍棒打伤。于是他号召人民不交税,不用进口东西,自己去海边晒盐,自己纺纱织布。不对抗,不合作,沉默抵制暴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他算是掐着了英帝国的命门。这个伦敦大学毕业的小个子律师,用“非暴力不抵抗”的法宝加上性命摘下了“女王王冠上最大的宝石——英属印度”。

《甘地传》中,有大段甘地绝食镜头。绝食,是甘地“非暴力不合作”中重要手段。也超越了我们常见的武装暴动,流血冲突等革命见解。当遇到革命冲突焦点不能调和,革命阵营内部纠缠不清,大家为了各自利益开始丧失理智时候,甘地的绝食成为平熄冲突,调节矛盾的良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谓“圣雄”,舍身成仁是第一步。

爱是成为“圣雄”的第二步。大爱无疆,超越民族信仰。《甘地传》中有一幕,印度教教徒跟伊斯兰教教徒爆发冲突,相互仇杀。印度教出身的甘地毅然住进骚乱最严重地区的一个伊斯兰教徒家里,呼吁两教人民停止仇杀,并开始绝食,直到大家放弃仇杀为止。一个印度教教民拜见因绝食虚弱之极的甘地,说伊斯兰教徒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这仇恨怎能消除。甘地平静说:去找一个同样失去父母的伊斯兰孤儿,把他抚养成人!

电影中,甘地被刺后发出一声轻叹:my god!涵义深远,颇多玩味。据说在甘地墓碑上这句话被改成印度语:“嗨,罗摩?”(我的天!)。我想,这种改动并非甘地所要,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如海洋般宽阔胸襟跟慈悲怜悯的无穷爱。

这正是“圣雄甘地”的大爱。也是这部《甘地传》打动人心之处。

《甘地传》里,对“圣雄”这个源自梵语词汇做了解释:圣雄(Mahatma),梵语敬语:伟大的灵魂。

甘地传观后感第二篇

印度圣雄甘地24岁时在南非就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民权斗争理念。比起历史上血溅疆场你死我活的正面冲突抗争,他的方法消极得近乎天方夜谭;但就是这样一个貌似不合理的斗争方法,却在印度独立运动中取得空前成功,震动整个西方世界。

甘地的“非暴力”斗争主要用来对抗不合理的社会法律制度。他在南非带头烧毁良民证,拒绝打指纹,在印度公然对抗英政府的食盐公卖私自制私盐。在三八朗地区被捕后,被法庭喝令离开三八朗,甘地不自辩,不服从,直言自己是知法犯法,甘愿坐牢。后来在冲击达拉撒纳食盐厂行动中,他的追随者们一排一排走上前直面守卫警察的大棒,一个个被打得头破血流滚下田埂。一排倒下了,妇女接应包扎,下一排再义无反顾的冲上去,毫不反抗,悲壮的迎接血的洗礼。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的中心是用自我牺牲的行动反衬统治者压迫者的残暴丑陋,用高尚对比卑贱,让对方自行醒悟从而幡然悔改。这与基督教的“打完左脸打右脸”和佛教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做法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后者是比喻,甘地则是血的实践。从电影的短暂描述中分析,这种与人的本能反应完全逆向而为的民权斗争方法之所以能起作用,主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媒体的自由报道;二是英国政府的面子。

不管是南非还是印度,英国政府都自诩其殖民为对方带来了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文明的生活方式,“文明”(civilization)是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面前打出的王牌,不管背地里怎么偷鸡摸狗烧杀抢掠,表面上总得正襟危坐仪容严谨各处小节一丝不苟,才能代表皇室之尊文明之邦。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刻画了一个在“老英国府”谋差事的假洋鬼子丁约翰,他并不了解英国,但英国人的做派可学得兢兢业业,就是送个信也右手背后,左手高举托盘搞得极有风采,翩然来去形同舞蹈。

面对这样一个崇尚“文明”讲道理的政府,你若比他还文明,还人道,且被宣扬得全世界皆知,搞得他下不了台,那斗争的目的便达到了。但美国摄影记者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曾问过甘地,面对纳粹政府之流的集权专政,“非暴力不合作”也是最好的斗争方法吗?

甘地的回答是贯穿全片的名言:“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他们终究总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甘地的回答是超越生死的高度。在他看来,犹太人面对纳粹的屠杀,甘心赴死更能让敌人们最终明白什么叫做人性与尊严;逃离巴勒斯坦的难民也该面对阿拉伯人的枪口自觉挺起胸膛接受子弹,哪怕在黑海中被淹死也好过竖起中指暴力反抗。

我觉得甘地自我牺牲的人性尊严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很有道理,或者说,是一种信仰。甘地终生食素禁欲,奉行非物质主义的极简生活,自己纺线织布,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早已超越了物质的温饱。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躯体只是一个暂时借住的皮囊,精神上的完满才是最终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尺。对于这种信仰来说,生并没有那么重要,死也没有无比可怕,多活一天与少活一天区别并不显著。在印度独立运动中,甘地曾四次绝食。电影中强调的两次,一次是1922年为了平息印度平民针对英国执法人员的暴力事件,一次是独立临近后,印度国内穆斯林与印度教人民之间的宗教矛盾日益突出,甘地为了平息蔓延全国的宗教仇杀,执意绝食直至所有暴力武斗全部停息。可以说,在推行“非暴力”理念的过程中,甘地绝对身体力行,走在前列。也正是他甘愿自我牺牲的行动,印证了他的信仰,将原本最为孱弱的精神力量推至无穷,竟能影响印度全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堪称“圣雄”。

但这种超越生死的信仰,在实践上却困难重重。先不说面对危险镇定自若大义赴死有多么不符合生物本能,就是自由媒体+面子政府两条就能把一大批地区拉下马了。北朝鲜在单方面撕毁核不扩散条约的时候考虑过面子吗?苏丹总统巴希尔被国际刑事法庭指控犯下十项种族灭绝罪后一怒之下把十三个外国援助组织踢出国境,并关闭三个国内援助机构,最后遭殃的还是达富尔难民。

那么“非暴力”的反面是否一定就是暴力?

我觉得也不尽然。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尽管太纯粹极端缺乏广泛实践意义,但有一点我坚信不疑:以暴制暴会使反抗者们降格到与损害者同样的洼地,而通过暴力反抗终于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因为亲自领教过暴力手段的便捷直观,今后会很难自我制约——由上自下的暴力统治比起以下犯上的暴力反抗可要容易得多。正所谓冤冤相报,无止无休。

如果把甘地式自我牺牲的“非暴力”与暴力这两种极端都排除的话,民权运动似乎只剩下了法律维权这一条路。但这又回到了甘地民权运动的初始问题:如果在位的法律本身是不公正的,要反对的正是一个不公正的社会准则,该怎么办?

也许美国的同性恋民权运动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1971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明尼苏达州的Michael Wetherbee在州最高法院法庭上争辩州宪法应给予同性配偶以婚姻权利的时候,一位法官干脆转过身去不看Michael Wetherbee以示鄙夷;三十七年后,康涅狄格州,爱荷华州,佛蒙特州,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都宣布同性婚姻合法或拒绝同性婚姻权违宪,新泽西州与纽约州也正向着这个方向前进。David Cole在2009年七月的《纽约书评》“同性未来”一文中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同性恋民权组织策略的正确:在法律上避免相对保守的联邦法院,采取从州到州的斗争路线;避免激进的一步登天式斗争方法,采取策略性的小规模蚕食,从人权基点出发,先取消同性恋行为的非法性,再为同性恋人士争取相同的公民权益,随后建立“民事结合”的概念,并赋予同性夫妻除“婚姻”名号之外的所有相关权益,直到最后,州最高法院会发现“婚姻”与“民事结合”除了名号的区别外再无任何实质区别,在法律上维护一个反对另一个,只能是歧视的体现。

这个策略在美国能够成功,有赖于美国宪法的实效性。美国最高法院1996年曾陈述过宪法的历史“就是向一度被忽视被排除的人群提供宪法权益与保护的历史”。但若一个国家没有宪法或架空宪法,政府不保护公民的宪法权利,那么分步骤蚕食的策略性民权斗争恐怕依然行不通。

难道“非暴力”的反面依然只能是暴力吗?在一个缺乏宪法保护的国家,面对暴政独裁及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是否还存在另一条非暴力的文明抗争途径?我不知道。深思下去只觉得人类文明进程举步维艰,处处皆苦难。

万幸的是,苦难中也总有甘地,有十二月革命党人,有马丁·路德金的点点星光照耀,并非彻骨黑暗;而他们似乎一直都在说别灰心,继续摸索。这路的尽头,终将展露曙光。

甘地传观后感第三篇

影片伊始,凶狠的歹徒用手枪连续扣动扳机,准备做晚祷的圣雄甘地从此停止了思想,但他的灵魂和光辉永在!

一列火车载着年轻的律师驶向南非,中途乘务警用轻蔑和严厉的语气要求年轻的律师从头等舱转到三等舱,年轻的律师拒绝了,结果被从火车上扔下来。

在南非,印度人禁止在街道上公开行走,并且需要通行证,缺乏许多基本权利,还要从事像矿工这样的繁重体力活。作为法律顾问的年轻律师甘地,通过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和演说,还公开在街道行走,他还推行“非暴力”运动,为在南非的印度民众争取基本的权利,要求同是大英帝国子民的印度人拥有和南非人同等的权利,在争取权利的过程中,他遭到过威吓和暴力,还被关押过,但所有这些并未能使他屈服,反而让其愈来赢得在南非同胞的爱戴和拥护,随着西方媒体的报道,甘地的行为传回印度国内,最终南非当局妥协了,被关押的甘地恢复了自由,客居南非的印度民众获得了基本权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回到了印度,下飞机后,甘地受到民众热烈的欢迎,他是印度被殖民以来,唯一的一位敢于直面英帝国,并且依然活着的人。起初,甘地是拥护英国治下印度的,回到印度之际,在印度元老的恳切期望之下,他出游了印度许多地方,看到众多被奴役下同胞的苦难,因而他决意要为印度争取独立和自由,英帝国虚伪地说:“印度要是分开来就不能发展。”甘地回应道:“宁愿要在同胞坏的统治之下,也不要在外国的统治之下。”甘地四处游走和演说,他的妻子和众多的追随者(有国外人士,也包括英国人。)都在积极推动甘地的“非暴力”运动。由于印度当时有3亿多人口,教派林立,矛盾较多,所以也会引发许多小规模的对抗殖民当局的暴力,英殖民当局当然希望有大的骚乱,这样就可以找到镇压和平叛的借口,在这种情况之下,甘地通过耐心的演说,揭露殖民当局的阴暗想法,另外采取绝食等手段,以使印度民众响应甘地的“非暴力”运动。英帝国逐渐感受到印度“非暴力”运动的震撼,同时感到恐惧和惊慌,于是采取恐吓、镇压、屠杀等手段,试图让印度人屈服,可印度人民独立自主的意识已被唤醒,自由的火焰已冲向云霄,土里的芽已破土而出,独立自主的意愿不可扭转。甘地在此期间,被多次收押和威逼利诱,但甘地依然斗志昂扬,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和印度民众的声援下,甘地重又恢复自由。为了印度最终能够获得独立和自由,甘地带领着从很少的几十人到发展壮大成数万人的队伍,徒步走了24天走到海边,这就是著名的“食盐进军”运动,为获取食盐生产的权利,这在当时此种权利仅英政府享有。衰落的英帝国带着万分的遗憾和无奈,愿意承认印度的独立,同时邀请甘地赴英国会谈。获得独立条件的印度国内最大的两个教派回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由于不可调和的矛盾,随时可能爆发内战,在这种严酷条件下,甘地只能痛苦的接受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日后由于印巴之战,东巴又分裂成孟加拉国。)两个国家。

影片的结尾又回到影片伊始的镜头,圣雄甘地永远的安睡了。

圣雄甘地,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有智慧的头脑,他那坚韧、勇敢、仁爱之心,为着理想矢志不渝的精神,都催人奋进,值得印度人民爱戴,也值得世界人民的爱戴!

甘地传观后感第四篇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就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甘地

48小时之前,我观看了电影《甘地传》,久违了的感动再次涌上心头。这部史诗性传记大片叙述了圣雄甘地伟大的一生。

影片从甘地被暗杀开始倒叙。1893年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年轻的律师甘地在南非旅行时,被火车上的英国人指认出是印度阿三。尽管当时的甘地皮肤较白皙且富有涵养,一派绅士风度,但还是被残忍地踢下了火车。从此甘地亲眼目睹了其同胞(包括他自己)所受的种种欺凌,决心为维护同胞的权利而斗争。“一定要反抗”——这是年轻的甘地唯一感到要做的。

首先,他和当地同为印度人的商人决定先要反抗不公平的法律。于是他们开始了烧毁大英帝国在南非发放的通行证。在第一次的演讲活动中,甘地就确定了他一生的运动方式“非暴力不合作”。尽管在烧通行证的时候,甘地遭到了毒打,但他仍然不停地将通行证放进烈火中,年轻的甘地在用他的实践证明着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在南非,甘地由于身为小有名气的律师得到了一些媒体的关注,他并借此结识了一些在他生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记者朋友。受哲学家鲁斯金《给那最后的》一书启示,甘地在一块人迹罕至的地方创办凤凰村,奉行没有阶级压迫、种族歧视、人人自食其力的“乌托邦”理想。 其中包括感化自己13岁就开始缔结姻缘的妻子来洗刷厕所,而这本来是下人们应干的活。

1894年5月22日,甘地发起成立了南非印侨第一个政治团体——纳塔耳印度人大会。在一次大会中甘地说到:“我不会为任何主义而杀人。不论他们对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绝不还击,绝不杀人。他们将会把我们关起来,罚我们的钱,没收我们的财产,可是只要我们坚持,绝不能抢走我们的自尊。我要求你们去反抗,但是要对抗他们的愤怒,而不是挑起他们的愤怒。通过我们的所遭受的痛苦,他们会看清自己的不公正。这和攻击他们具有一样的杀伤力。但是我们不能输,他们可以折磨我,甚至杀了我,但他们得到了我的尸骨而不是我的屈服。”由于组织印侨工人罢工,甘地屡次被关进监狱,自此开始了他名不虚传的“大坐牢家”的生涯。

由于他不懈的斗争和合理的争辩,甘地先后多次被释放,遂于1915年再次回国。回国后甘地到处旅行,观察印度人民的生活。在印度他通过提倡非暴力政策赢得了贫苦人民的信任和爱戴。在一次国大党的演讲中他说:“除非我们和在烈日下劳动的`人们一起同甘共苦,否则我们就不能代表印度,也不能以国家之名来对抗英国。”

面对持续不断地和英国警察的冲突,以及后来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冲突,甘地悲叹道:“以眼还眼,只会使整个世界都盲目。”虽然屡遭挫折,他还是坚持用绝食等手段迫使英国政府同意印度独立。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冲突时,甘地再次绝食,使秩序得以恢复。但即使这样,狂热的印度教徒还是不能理解甘地,遂在一次集会中将甘地刺杀。

虽然甘地一再表示:“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决不能同意分治印度。”但甘地死后的世界历史我们都已清楚,印度被分成了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战争不断,民族仇恨死灰不灭。而到了1971年东西巴基斯坦又被分为: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蒙巴顿评价甘地说“在人类历史上与释迦牟尼和耶稣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纵观此片,此言不假。爱因斯坦也尝言,后世子孙很难想像,这世上居然走过这样一副血肉之躯。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没有任何私心、权力欲、物欲、狭窄思维的小个子,创造了印度的奇迹。

我记得当我在中学的时候,甘地倡导的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做法也曾经在历史课本中被我们批判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面对美国记者的询问:“你真的相信非暴力的方法能对付希特勒这种人吗?”时,甘地答道:“会有挫折,也会有极大的痛苦。但是在这场战争(指印度独立斗争)中就没有挫折、没有痛苦了吗?人们不能接受不公正的事,不论对方是希特勒或是任何人。一定要努力让人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并且愿意以身殉之。”可是问题来了,印度人民面对的至少是较为“文明”的英国。而如果换作穷凶极恶、赶尽杀绝的纳粹或日本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将带来什么呢?他们会讲文明、道德吗?面对毫无同情心,并且丝毫无视“不公平”现象的敌人,非暴力也许只能带来亡国灭种。在这个问题上国情的不同似乎比某种哲学更值得考虑。

现在我们的确可以说,甘地的做法非常适合印度的情况。学过历史的人都晓得,甘地主张非暴力与不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不合作来发动群众,反对英国殖民者,迫使殖民当局作出有利于印度资产阶级的让步;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所能容许的范围之内。

甘地以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也就是“satyagraha”(真理非暴力),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而这种哲学思想直接来自印度经典《薄伽梵歌》。

甘地曾在自己71岁生日的时候在一篇社论中说到:“我相信,所有国大党的党员们都极欣赏20多年中,运用非暴力与世界最强的帝国主义斗争的合于逻辑的结果,即抵抗敌人进攻的方法应该和赶走敌人的方法相配合,而前者显然比较容易。事实上我们过去所采取的是弱者似的非暴力抵抗,而不是一个强者的非暴力抵抗。因此在这紧要关头,没有人敢响应非暴力的方式。形势如此严重,如果工作委员会决定了采用武装暴力来保卫印度,那么过去20多年国大党所接受的非暴力训练便等于徒劳。而将来的历史学家一定会将印度不曾好好武装的悲剧责任,放在领导非暴力的我的身上。”“我从不会鼓吹或支持武装的训练。相反地,我全力反对这种想法或作法。就是眼前,我也并不反悔过去,我有不变的信心。世界各国中只有印度能学非暴力艺术,哪怕就在今天来考验,我也相信必有成千上万的人,宁死也不会对侵略者以牙还牙”,“印度即便是为了保卫边疆,最好也还是完全放弃暴力,因为印度参加武装竞赛就等于自杀。印度既丧失了非暴力,整个世界便无希望。我必须保持过去半世纪我所坚持的信条,希望最后印度会服从非暴力,保持人类的尊严,不要自己堕落。”

在个人生活方面,甘地认为,幸福不是来自物质享受——即使是20世纪的物质享受,而是来自工作和你的所作所为。甘地用他一生对于印度独立的追求,最好的向我们诠释了这句话。只有像甘地那样将一个“小我”提升到整个民族的“大我”,我们才可能体会到他的那种幸福。

另外,甘地为了更好的与神接近,几乎放弃了婚姻生活。他奉行的苦行僧式的个人克己生活制度包括素食,独身,默想,禁欲,一周有一天不说话,放弃西服而穿了印度土布做的印度传统服装莎丽服,用纺车纺纱,参与劳动。

在影片的结尾,甘地的话再次浮上屏幕:“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就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甘地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以即使是面对这部有点长的(超过三个小时)电影,我想你也不会拒绝。

甘地传观后感第五篇

《甘地传》老实说是部很老的片子了,第一次看是两年前的事了,第一次看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只是带着一种好奇在窥视这位出现在我中学历史课本中的人物,被全印度奉为“圣雄”的英雄。时隔两年,今晚无意在网上搜到这部老电影,打发时间又看了一遍,这一遍我读出了印度人的智慧,难怪这个民族复杂的国家,会诞生佛祖。难怪印度住在孟买或加尔各答的穷人,会有很高的幸福指数。印度的独立运动,竟然是在伤亡极小的代价下,通过“非暴力,不合做运动”赶走了英国人。透过刚才的几件事就可以看出甘地的智慧。

我通过这个片子,看到了民族自信,“你可以伤我的肉体,夺去我的生命,但是我不会放下我的尊严,否则,你只会得到,一具尸体而已”。甘地的言论刺激了国大党那些领导人,追随他直到生命尽头。有段时间,我鄙视印度阿三的基础建设太差,全国没几条像样的街道。孟买的贫民窟,住的基本上是危房,用三个字“脏乱差”来评价一点不为过。但是那些印度的瑜伽者和那些“贱姓”阶层的人群,依然觉得自己很幸福,不管是自欺的幸福和政府功利心态的狂妄——印度是世界上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透过电影看到了。

印度没有那么多联营的汽车制造,我们国家有很多这个汽那个汽,遍地跑得是合资车,有几项专利技术转让,技术没有掌握在中国人手里,市场却全部没有了。从1840年到今天,洋枪大炮没有做到的,通过世界500强的兼并收购,全部得到了。中国这几年盖了很多大楼,大搞“铁公基”建设,中国人勤劳,干的比洋鬼子多,挣得比非洲难民少。套用一句笑话:操的是卖白粉的心,挣得是卖白菜的钱。国家商务部面对美欧对中国的光伏双反,屁都不敢放。你看印度敢对可口可乐说不,你不公布配方,就驱逐出印度。

看着片中甘地坐在加尔各答港口,蓝色的蓝天让你心情安详。你再看看中国现在的马路,私家车占有了公路上最好的资源,非机动车道给压缩到无法容忍,人行道和自行车混行。我很奇怪欧洲提倡骑自行车,减低碳排放的时候,我们一边高呼——低碳生活,一边每年全国新增1500万辆机动车。看看现在的城市配套停车场,修建速度跟不上,小区、马路非机动车道停满了轿车、货车,这么多的车对行人的安全造成了多大的威胁。让我出门就心烦。难怪当下的中国老百姓幸福指数太低了。

甘地传观后感第六篇

对于甘地的真理、非暴力、不合作的信念和思想在影片中得以充分展现,甘地的个人魅力也让我由衷钦佩。

但是在看的同时,我一直不断地问着自己这样的问题:他的思想、他的这些信念为什么能在印度的解放运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的这些思想如果放在其他国家,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吗?

于是,在看完后立即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他的生平和思想的简介,正印证了我的判断——甘地的这些思想只能在印度这片土地上萌芽、发展、被接受、取得胜利。

“因为在印度这样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多样、种姓隔离和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殖民地国家,“真理是神”实际上是把印度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众神归一”,把宗教的神与现实中的理想揉和在一起,用人民大众熟悉、了解的语言和形式,唤起人们在真理的旗帜下不分种族、宗教、教派、种姓团结起来,勇敢无畏地追求真理。这无疑是印度资产阶级借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吸引群众参加反英斗争的有效武器。

同时因为它提倡非暴力,不仅适应了英国殖民统治下人民被剥夺了武装的权利,一直受宗教成见麻痹的现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披着议会民主制外衣、富于统治经验的殖民者接受;不仅能发动群众,又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而很适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无产阶级世界革命高潮来临的时代条件下,既希望利用群众的反帝斗争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经济目标,又要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危及其自身利益的需要。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几度汹涌澎湃,虽历遭挫折,却历久不绝,并最终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大势所趋的形势下,迫使英国殖民者撤出印度,应该说,甘地主义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甘地的思想只有在印度这样的国情、文化、宗教有着相当的独特性的国家才能够被接受并发挥作用。而且,各国的革命、解放道路也确实存在着极大的不同。“中国的事情只有靠中国人自己、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

另外,联想到持续至今的非洲的很多国家还处在战火纷飞的境地,政治冲突、宗教冲突、部族冲突等等,仍然还在“压迫-反抗-胜利-被推翻-在反抗.....”这种似乎是死循环一样的过程中——而且似乎只有过程而看不见结果。而甘地的思非暴力、不合作、真理等思想中一些内核,似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用统一的“神”的意志、“不能以暴制暴,暴力只能创造更盲目的报复”等等。

纵览古今、横看世界,宗教问题、种族问题所产生的冲突和暴力绵延千年而不觉。想来,还是我们国家稍微好一些,也更佩服毛主席那时候的远见——民族自治,中央支持发展、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我承认我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我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

关键问题是,大家应该明白自己所信奉的信仰所带给自己的启示和益处在那里。我想,无论是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东正教等等,其教义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信徒的自赎、超越、自我实现、人生幸福。所以,只要我们都能够有机会和平、充实的生活为什么还要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东突、藏独什么的呢。我想,更多的人是有自己的政治企图的吧——一种控制欲,一种病态的权力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