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写出个人,一生一世才做成个人;红手印按出个大写的人,万事根本是做人;做人,做大写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第一书记》
第一篇: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这部电影根据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在影片讲述了原本在省财政厅工作的沈浩,干了多年公务员后,毅然放下优越的工作环境,抛下优越的生活条件到条件艰苦的凤阳县小岗村任第一书记,并且在小岗村一干就是六年,他为小岗村铺路、修桥,帮助贫困户,招商引资进行经济改革,让几十年来驻足不前的的小岗村大踏步的前进,赶上了中国经济的潮头。但是,当小岗村正在重现昔日辉煌时,自己却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朴实而又崇高,引发我们对现在工作的态度,工作的目的以及工作的方向进行深刻反思。通过这部电影也促使我们低头扪心自问与沈浩相比,我们都缺少了什么,丢失了什么。
在这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小岗村的村民最开始都认为沈浩不过是来“镀金”的,熬过三年就会远走高飞,因为历届的挂职锻炼的工作人员都是这样的过场,引用电影中挂职干部中经常说的一句话“不干不好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干多你啥意思,走了没啥意思”,只是拿小岗村做一个垫脚石。但是经过了三年,村民却齐心按了98个红手印请求沈浩再留下干三年,过了三年又齐心的按了第二次红手印请求沈浩能为小岗村再留三年。沈浩心里有着对妻子、女儿的愧疚,有着对他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无法照顾的愧疚,但当他看到时那一双双对他期盼的眼神,最终还是选择了小岗村。当沈浩为小岗村的发展心力憔悴,猝然长逝的时候,小岗村的村民第三次按下了手印,用他们纯朴赤诚的心,用对沈浩的爱来挽留沈浩,不想让他远走。这是农民最质朴的表达,这三次的手印深深的感动了我,也许我们一生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一心一意的为人民谋幸福,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这事比什么大事都要大,这才是最根本的大事。沈浩你是人民的骄傲,是党员的榜样,也是所有干部的楷模。
在这部电影中我深刻的感觉到,什么是最可贵的,什么才是你努力的源泉,永恒的动力,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获得人民对你的信任。沈浩做为一个挂职锻炼的干部能一心一意扎根于乡下工作,深入细致的了解村民的难处,全心全意的为他们着想。为他们的生活努力工作,人民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红彤彤的手印后面是一副沉甸甸的民心,代表着人民对你的信任,对你的期待,对你的深沉的爱,这些才是一个共产党员人的最终追求。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刻印证了三个代表的理论,我们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像沈浩那样得到人民的拥戴。我们要习沈浩,学习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已任,学习他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为人民的幸福奉献自己的热血。
通过电影中可以审量现在的我们,我们工作在空调房里,穿着整洁的衣服面对着电脑,体面而又舒适的办公楼,我们过着很舒心的日子,不用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做,甚至这种安逸已经使我们很多人忘记根本,忘掉了那些正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的农民,忘记正在烈日下汗流侠背辛勤工作的农民工,而我们还在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这一切。但通过这部电影,通过沈浩请我们埋头想想,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个无论从世界观、思想观、价值观都应该严格要求进步,与时俱进的人,我们是不是缺失了沈浩的那种拼博奋斗的精神,我们是不是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在党的教育领导下的先进份子,就像我们经常写的那样,我们将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我相信这句话在工作中,学习中说了很多遍,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句口号,但是从沈浩身上,我们看到这不是一句口号,这是他行动的目标,他始终在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的奉献,同样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不能空喊口号,我们要以这句话作为行动目标,真真正正的为人民为国家做事。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这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信念,是共产党员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沈浩的精神,以他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第二篇:第一书记观后感
在看完电影后,我被沈浩同志的事迹深深感动,同时也发现这部影片与以往主旋律电影有很大的不同,不刻意的去煽情,真实的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通过导演与演员专业的表演,沈浩同志的真实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随和,也更有感染力。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
当安徽省财政厅党组决定委派沈浩去小岗村任支部书记的时候,当工作条件的极大反差使他无法顾及家庭的时候,他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毅然前往,他知道这次去小岗村责任重大,他知道:当时“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跨不进富裕门”的小岗村,换了几任领导,村民仍不富裕,发展压力仍然很大。但是,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小岗村。沈浩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心声:“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但人的生命也十分脆弱。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那么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活得有价值。就拿自己到小岗村来说吧,虽然吃苦、受累,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使自己得到锻炼,这是花钱也难以实现的。”这些豪言壮语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应该要象沈浩一样,以党的.事业为重,无怨无悔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要象他那样不辞辛苦、埋头苦干,有任劳任怨的勇气和气魄。只有不怕艰苦、任劳任怨,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真正用到所在的工作岗位上,才会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找到一个共产党人的归属感,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
人们在整理沈浩的遗物时,发现他床下有七双已半旧的鞋,鞋底全部沾满了泥土——那是村民责任田里的泥土,那是全村108户村民院子里的泥土,那是即将竣工投产的1000亩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园的泥土,那是刚刚动工的小岗敬老院的泥土,那是五保户们庭院里的泥土……
为了解民情,沈浩初到小岗村一个多月时间就对全村108户跑了两遍,男女老少他没有不认识的。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 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爱什么。
了解了民情民意,更重要的是要多做顺民心的事,让群众得实惠,沈浩就是这样干的。他在小岗村6年里,始终坚持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地奋斗。在他的带领下,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村民们的农家乐旅游服务启动了,小岗钢构厂等企业开始生产了,漂亮宽敞的村民小楼盖起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沈浩的点点滴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一个公务人员,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第三篇:人民永远的第一书记
在新闻媒体上看过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受感动。怀着崇敬的心情,我和单位同事一道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未及看完,已然泪眼蒙胧,身边的同事亦然。看完电影,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光辉形象令人敬仰。
影片中感人至深的镜头:沈浩在回家过年的路上,被村民吴奶奶拦截吃年夜饭,村里人知道后,一起来凑热闹,大家抢着给沈浩的妻子打电话拜年;沈浩去世后,女儿在钢琴演奏现场对父亲的真情告慰;为了留住沈浩,村民们集体摁手印。电影的感人之处,绝非只有这几个镜头。感人的背后,沈浩同志以自己的言行展现了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的形象,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品德,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什么村民对沈浩书记有这份深情,有这份感激,那是因为爱。正是沈浩书记为理想奋斗不息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精神,正是他对小岗村的那份爱、对小岗村人民的那份朴素的深情厚谊,正是他面临抉择和矛盾时心里始终装着小岗村和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小岗村的人民已经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小岗村,他誓与小岗村“一起突围”,他是小岗村人民永远的第一书记。
电影主题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这是对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的诠释。沈浩同志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为我们每一个党员如何树立正确的时代价值观树立了一座丰碑,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从沈浩的身上,让我更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给予什么。沈浩同志的精神,激励着我,引导着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国家土地督察干部,我要象沈浩同志那样,有理想、有抱负,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积极进取,敢于争先,牢记“为国督察、无尚光荣”,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努力工作,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奉献我的全部青春。
愿我们的国家出现更多像沈浩同志勤政爱民的人民公仆,此乃中华神州人民之福祉、中华民族万世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