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参观武汉科技馆有感

六年级观后感2000字
2023-03-25

参观武汉科技馆有感一:

在烈日炎炎的七月,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参观了科技馆,这天我早早的来到学校门等待那进入展厅是兴奋的一刻。

刚刚进入展厅我就被那些科技小发明吸引住了,不知道要先看哪一个好。纠结了一会,我便和同学挨个看了起来,这些发明中有力学、声学、光学、计算机、虚拟影像、机械还有数学和趣味科学类的一些发明。更有巧妙的勾股定理,古法造纸、应县木塔,记里鼓车,它们上到天文历法,下到水车织机,实在让人惊叹,佩服。

从这些中国古代文明代表物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祖先的勤奋和智慧。古代的四大发明,圆周率及其它在世界范围内都遥遥领先。现在,只要我们相信,我们依旧可以做到像曾经一样的灿烂辉煌。参观武汉科技馆观后感600字

在“探索与发现”展厅,各种奇思妙想充满了我们的视野,展示着科技的美妙与神

奇。里面的东西各有各的奇妙,展示了科技的奥秘。人类的文明发展与进步正是由这而来。所以,我们应从现在行动起来,学好每一个学科,学好知识,掌握技能,每一份努力都很重要。

“科技与生活”展厅主要表现科技与生活的关系。科技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深刻变化影响的同时,生活也孕育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进入寻常百姓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交流方式。信息就是桥梁,连接了大洋两端,把每个人紧密联系起来,使我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使我们不再孤单。创新就是这样一点点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也要求我们不断创新,用我们的双手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国家发展和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经济,不是军事,而是科技。科技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速度,科技不兴,国何以兴?中国科技馆就是中国五千年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有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有令人惊叹的现代科技,有回顾,有展望,有总结,有深思,有前进的决心,也有反省的勇气。它代表了中国文化,也代表了千万中国人对科技的热爱和追求。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我们担负着科技发展的重任与父母师长的期望。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为中国的发展尽一份力,为科技的进步而不懈努力。

参观武汉科技馆有感二:

在武汉期间,妈妈带我参观了武汉科技馆。

据说,武汉科技馆是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之一,特别是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理想场所。

科技馆有四层,从一楼大厅上来,二、三、四层都是对外开放的科普展览场所,设置了儿童乐园、机器人世界、力学与机械、科学与生活、地球与宇宙、数理天地、信息科技、声与光、材料与能源、电与磁等展区,科技知识含量高,互动性强,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最吸引人的是,这里90%以上的展品是可以让观众动手操作的哦!

我先乘观光电梯直接到四楼,在四楼展厅兴致勃勃地动手实践了风力、火力、水力等发电形式;然后下到三楼展厅和机器人对话、看妙趣横生的科技小发明;二楼的人体科学奥秘也很吸引人,通过亲自检测,我知道原来人体内的.含水量高达90%以上!我还尝试在声光电原理做成的时光隧道里漫步呢!

武汉科技馆,让孩子身临其境地学习科学知识,寓教于乐,真是暑期的好去处!难怪会遇到许多夏令营的孩子呢?

参观武汉科技馆有感三:

武汉科技馆。我在那里见了许多奇妙的科技,令我大开眼界。

进门后的不远处,有一个“无源之水”的地方,在那里,半空中“悬空”着一个水龙头,而水正源源不断流入下方的一个盆子里。其实,只要仔细的观察,就可以发现在水帘中,隐藏着一根纯白的水管,起到在半空中支撑这水龙头并把水输送给喷口的用处。

在二楼,有一个令人十分惊奇的房间,那里的地面是向外倾斜13度,平日走在这样的地方还好,但这次,旁边的墙上安装的镜子正好和地面垂直,让人眼睛误以为这是平地,而大脑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以至于走起路来东倒西歪,十分困难,有一种要摔倒的感觉。

但要是闭上眼,眼不被假象影响,情况就会好得多。

我参观了不少小专利产品,他们大多是在普通物品上进行了一点改造,便成为了很使用的一件物品,而这些改造无疑都是画龙点睛,可见好的科技产品需要好的头脑来完成。在武汉科技馆的二楼,也有一些益智的游戏来考验人们的动手与分析能力,例如“趣味跳棋”,“追放曹操”,“增减小人”……

这里,居然有一个小房间内有一个感应与踢球想结合的“小运动”。把足球放在地上踢向前方的银幕,银幕中有个球门,球门正前方是一个守门员,你可以射门,银幕上会根据守门员有无拦球而显示“扑出”或”“进门”,还可以调整守门员的级别,有业余的,专业的……

在三楼,还有一些小东西,十分玄妙。有“弱点击”“导电物品”“磁悬浮”……我想,就算用上一天的时间可能也无法找到其中的玄妙。

这次的参观让我认识了先进的科技,开阔了视野,我也学到了不少物理知识,收获十分的大。

科学与知识是永无止境的,他们会不断向前进步,不断淘汰已经过时的物品,可能在未来人人都习以为常的技术,正是现在科学的研究对象。

在科学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