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马克·沃尔伯格主演《深海浩劫》观后感

高三观后感3000字
2023-03-25

由于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以并没有像常见的灾难片那样,过于戏剧化地营造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灾难逃生动作戏,而是较为写实地展现了钻井工人们自救和逃生的过程。

2010年4月20日,一个甲烷气泡从海底冒出,随后演变的蝴蝶效应,导致“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起火爆炸,36小时之后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和炽烈的火焰,沉没在墨西哥湾。事后统计7人重伤、11人失踪。

电影《深海浩劫》在六年后以逼真的影像还原了这一事件的始末。

对数字敏感的人跳起来说,才死了11个人就能拍灾难片。言下之意,每年我们的高速公路上和煤矿井下比之惨烈的不可胜数,都可以立刻封道改成片场,串起来拍成连续剧。

有这种世界观的人,他的数学老师功不可没。

韩国电影《隧道》,今年影响力仅次于《釜山行》,全片只死了两个人。依照以上思路,按死亡人数来归类电影,大概这应该是部喜剧。

当然我们都知道不是。

灾难片中“灾难”二字虽须突出,但比惨这种事情,交给在华府门口卖身葬父的代号9527做就可以了。生命被掩埋,却让平日里不显的人性于暗处发光,才是灾难片一贯为之的主流价值观。

《深海浩劫》很想做到这一点,可惜未能成功。

同样遗憾的是马克·沃尔伯格等人领衔主演的几个主人公,他们很想阻止这一切灾难的发生,虽然按照《星际穿越》中提到的“墨菲定律”来看,这一切都是迟早的事。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电影除了如烈焰地狱般的灾难现场外,剩下就是围绕这个该死的定律,讲了两拨人去做钻探石油这件事,然后其中一方的选择导致了这场人祸。

这一次,美国人毫不犹豫地将这盆脏水泼给了BP为首的英国人。

电影中,美方形象代表马克·沃克伯格,术业有专攻、爱岗敬业、一丝不苟,除了喜欢上班的时候蹭公家的网络和老婆激情视频聊天之外,简直可以称之为劳动模范。

而英国人的形象发言人——BP公司,则被描述成了既官僚又贪婪的灾祸之根。电影中BP公司负责人的形象,完全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对于资本家的定义来量身定做的。

“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石油行业至于是不是真的有那么高的利润,那不是电影和我们所关心的。《深海浩劫》唯一想做的就是把屎盆子扣在英国人的头上,将其中的代表人物塑造成利益熏心的模样,而美国人自己则团结友爱地背靠着星条旗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勇敢地活下来。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场只造成11人殒命的事故,只是灾难的`开始。且不说那些失去顶梁柱的家庭如何捱过伤痛,单论这场新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原油泄漏,让整个墨西哥湾承受了不可磨灭的伤痛,用当时媒体的话说——墨西哥湾沿岸生态环境正在遭遇“灭顶之灾”。

断章取义的粉饰,让《深海浩劫》的格调陡然间降至水平线之下。更可怕的是,以马克·沃克伯格为首,几位主人公全程打酱油,颇为生硬的同事之情以及有惊无险的绝地逢生,切不要说和海洋灾难史诗《泰坦尼克号》相比,哪怕一部《完美风暴》,人和环境之间命运抗争下令观众飙出的泪,也要比《深海浩劫》多出十加仑。

更重要的是,对后续的环境毁灭置之不顾,单单选取灾难源头中的小人物来歌颂其英勇,这种不能说它错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的套路,真是让中国人民见识到了主旋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广泛性。

不同的是,美国人在灾难过后选择在好莱坞开机。

而我们比较省钱,我们一般会挑个良辰吉日开会……

  《深海浩劫》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灾难片,没有天灾,只有人祸,包括约翰·马尔科维奇饰演的石油公司高官,在利益和上层压力的基础上忽略安全环节等等。作为事件性作品,本片也不像《迫降航班》那样专注于灾难之后的物是人非,本片在人物方面并无过多笔墨。

有意思的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噱头,就是对主角家人的塑造。还记得《勇闯夺命岛》和《世界末日》中,在事件发展中安插了主角妻儿的角色,比如《世界末日》里在航天中心与父亲对话的丽芙泰勒。这样的做法使得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其家人的心,也为电影增添了一丝人文色彩。《深海浩劫》同样如此,都是好莱坞拍摄技巧的常规选项。

而且本片除了还原真实事件外,也有遵循好莱坞的游戏规则,将马克·瓦尔伯格饰演主角,个人身上的英雄主义刻意的放大。于是我们看到了攸关之际“你跳我也跳”的场面。所以别看《深海浩劫》的故事源自真实事件,但实际上本片还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工业产品,情节紧张,英雄主义,还有最后一刻的圆满结局。

电影的故事就是顺水推舟的发展而下,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还原一个事件发展的过程,电影的铺垫还是略显过长。说道这里,想起了另一位很会烘托气氛的商业导演,已故的托尼·斯科特,他是一个将好莱坞电影工业吃透的牛人。后者的《危情时速》是我看过最扣人心弦的真实事件灾难电影。假如《深海浩劫》交给托尼·斯科特的话,效果又会怎样呢?

PS,如果不懂油井术语不清楚灾难如何发生,开场可乐喷发那段一定不要错过,起到了解释说明的目的,真是面面俱到。

PSS,作为电影的发生地,路易斯安那州,电影前半段展示了著名的阿查法拉亚盆地的美景,航拍之下的沼泽湿地,非常美丽。然而现实情况是,就是由于石油开采,让盆地三角洲地带割得支离破碎,墨西哥湾的海水长驱而入,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将不复存在。

  《深海浩劫》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租用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导致大量石油泄漏,酿成一场经济和环境惨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虽然这是一场持续将近三个月的灾难,电视新闻里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连续剧式的播报,每个人应该有意无意都看到过,而本片聚焦的则是海上钻井平台“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详细讲述这一重大灾难背后的技术成因和人为疏忽,以及灾难发生时的英雄壮举。

好莱坞的灾难片往往都爱加入家庭片元素来强化情感色彩、拉近同观众的距离,本片就从马克·沃尔伯格扮演的技术工程师的家庭展开故事,展现他所拥有的甜美妻子和可爱女儿组成的幸福家庭。他用可乐饮料来给小女儿讲解石油钻探原理的那场戏,也算是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在对观众进行讲解。此外,影片充斥着大量有关海洋石油钻探的操作规程、技术细节、专业机器、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专有名词,以及钻探工人团队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一般的灾难片往往用前半个小时来做铺垫,而本片的铺垫戏份用得更多,很显然,导演是真正想让观众将灾难成因了解得清清楚楚,才这么事无巨细地加以展现。此外,大量的文戏也用在了刻画一个个性格鲜明的钻井工人身上,同时对于那些大腹便便的管理层,影片也并未进行脸谱化的反派形象刻画,而是揭示出他们同钻井工人基于不同的利益与立场所产生的必然矛盾。而且暗示英国石油公司重利益不重安全的公司文化,才是灾难发生的罪魁祸首,而钻井平台上的美国管理层,只不过是在这样的公司文化之下,做出符合自身职位利益的决定罢了。

影片展现的钻井平台石油泄露+燃爆的大灾难,也是此前灾难片从未表现过的,看起来比较有新鲜感,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观众造成某种陌生感,比如说影片反复用特效画面表现的石油是如何经过钻探管道从海底喷出的过程,恐怕没几个观众能真正看懂。但是,石油在钻井平台上喷溅泄露并引发大爆炸的壮观场面,无疑属于观众“喜闻乐见”的灾难戏和特效大场面。尤其是爆炸那一下的冲击波破坏力格外强劲,仿佛一枚炸弹在每个人身边爆炸一样,大部分人无论身在钻井平台的何处,都瞬间被爆炸气浪掀飞出去,整个钻井平台也瞬间变成一颗火树,让观众对于海上钻井工作的危险以及石油泄露的恐怖都有了更为深刻鲜明的认识。

由于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以并没有像常见的灾难片那样,过于戏剧化地营造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灾难逃生动作戏,而是较为写实地展现了钻井工人们自救和逃生的过程。大部分人在大爆炸之后其实都安然无恙,也能够迅速乘坐救生艇逃生。影片的英雄主义主要体现了以马克·沃尔伯格为代表的少数工人身上,有一场戏马克·沃尔伯格穿过火场去接通电源,一路躲过各种爆炸和倒塌物,还有一场戏是一位工人去爬上吊塔驾驶室,挪开即将倒塌砸向幸存工人的吊塔,可惜他在完成任务之后不幸牺牲。最后,马克·沃尔伯格和一个黑人女工人因为没有赶上救生艇,还上演了一场飞跃火海、跳进大海的逃生戏,没有谁是常见灾难片中那种具有超凡体能、无敌运气的“光环主角”,有的只是基于责任与勇气的平凡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