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穹顶之下观后感

高一观后感其他
2023-10-29

这个纪录片以柴静的个人动机为起点,朔河而上,一点一点回答雾霾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再进一步追踪污染源,逐渐引出其背后错误。

春节上班第一周,柴静以纪录片《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刷爆各路视频网站、朋友圈、微博等等,掀起了新一轮的媒体事件,引来各路大神围观。对于雾霾的关注,其实在中国不算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情了,但是能够一次性地引起如此巨大的媒体聚焦,不得不说是第一次。

柴静的视频播出后,赞扬者有之,论点不相上下,无非是肯定其对于知识普及的功效,认为这部纪录片不仅思路清楚,论点清晰,材料充实,而且以一种女性母亲的身份涉入,具有一种特别亲切的人文情怀,非常容易能够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其播出之后引起的巨大效应就是作品本身就是其艺术魅力的最好证明。

只不过,对于《穹顶之下》的批评者所切入的角度却各有不同。有的直接从新闻本身的客观性出发,觉得柴静本身“TED”式的纪录片并不符合新闻客观性的原则,用婴儿肿瘤与采访小孩子是否看到蓝天等方式纯属于一种无谓的“女性煽情”,很容易给观众造成误导。

而其对于数据的引用,对于诸多概念的表述,对于专家学者的访谈,也诸有段长聚一,移花接木,自相矛盾自处。还有人从柴静《穹顶之下》所表现出的立场批评其内在的利益链条,比如说对于油气私有的支持,其实完全忽略了中国大型发展电站的正确性等等,必定与私有利益集团的支持有关,不过是为两会的召开提前打个预防针而已。

更有甚者,将攻击直接转移到柴静本人身上,觉得她的女儿得了肿瘤与柴静本身是个“资深烟民”“高龄产妇”密切相关,而她的女儿本身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居民,更是将柴静本身口口声声的所谓对于雾霾的关怀大大地打了一个嘴巴。

看了各路神仙对于柴静《穹顶之下》的褒扬和贬低,我都觉得,那些争论比柴静的纪录片本身更有看头了,就像豆瓣上的许多影评比电影本省更加精彩一样。无可否认,柴静的纪录片给普通大众上了一堂生动的雾霾课,她所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力,无疑是那些过分科学的读物所无法取代的。

只不过,那终究只是一堂课而已,所提出的具体建议能不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是得打一个问号。柴静的建议是多举报非法排污行业,出门少开车。那似乎是每一个人所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像“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一样,在某一个阶段掀起一阵高潮,最后又不了了之吧。因为她根本没有触及治理雾霾的难度所在,那是层层利益链条所组成的一个大漩涡,无论你从哪一个点入手,都无法全身而退。

以北京的“A派克蓝”为例,为什么仅仅在几天的时间,雾霾可以消失不见——因为政府以巨大的手腕制止了各路排污源头。其代价是什么呢?那就是几天的工厂停产。所谓的效果,必定要付出巨大的牺牲。中科院这么多人,国家的执行人员那么多,环保局长又不是傻子,怎么不知道如何彻底根除雾霾呢?多少年前就提出了所谓的“科学发展观”了啊,到现在为什么全中国雾霾越来越严重。

因为,那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你经济要发展,必定得烧煤,所谓的高能源哪里这么容易得到?你要洗煤,那得付出多少劳动力?洗煤之后的脏水怎么办?一步一步都是资本投资。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空气好?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了,都曾经以高污染换来了经济发展,如今的他们,当然有雄厚的实力将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或许,这种言论本身可能有点无奈,但确实是事实。许多事情背后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还太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你只能选择一个。

  这个纪录片以柴静的个人动机为起点,朔河而上,一点一点回答雾霾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再进一步追踪污染源,逐渐引出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多方问题: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权衡、产业结构固化和产业泡沫、城市化过速与经济转型、环境执法的尴尬与体制局限、还有能源行业的垄断与官商腐败问题。并且,它并没有止步于此,在拿出大量数据说明这些问题的同时,片子也进一步探访了国际上的其它案例和历史经验,以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潜力。另外,就是对公民意识的渗透。

是的,只要愿意的话,每个人都有可以做的。补一句片子里没有提及但大家能很容易做到的减排小事:尽量在夜里降温后再给汽车加油,加油过程中易挥发性有机物的蒸发很难完全避免。温度较低时,挥发速度会较慢;同时,没有光照很多光化学反应无法进行,减少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和富集。同样的排放量在不同时间和气温下的效应相差非常之大。

很多时候,一说到中国的各种问题,最后都归咎为体制问题,然后揉成一大坨变得好像很无解,就像片子里展现的各方人士的常态,无奈。我知道这样不好啊,不是我不想啊,这个实在是没办法啊…… 这个片子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很妙,它游丝走线般,把“体制”——这个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但又好像包裹着所有人和事的大滚筒——里面的“人”串到了镜头或者电话采访前。呵,你们自己看你们的不自洽。

有人诟病说,这些都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事啊,不都是常识吗?一方面,纵然所有这些信息都早已存在于大众认知当中,它们之间的链条是相对杂乱的;另一方面,和前面说的“无奈”很类似,这种“知道”等同于某种“默认”,一种犬儒与妥协。很多时候,大家所需要的恰恰是有人时不时地重申一下这些看似人人都懂的常识,然后,再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其实还可以怎么做。

还有人诟病说,柴静拿自己女儿说事,不喜欢那种悲天悯人的矫情态度。我觉得吧,扯这个挺没意思的。这本来就是一个很个人的行为啊,她自己掏钱自己花时间精力用自己的人脉,以一个普通母亲的名义做这件事情,这本来就是她的根本出发点啊。我倒是觉得,这种情怀是她的性情的一部分,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个片子。她用一年多做到了,这就值得尊敬。

————————

柴静说:我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说我有没有权力说到她?因为那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我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她将来可能会承受什么,这种压力最大。后来我先生说,你还是说吧,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 他说,如果你回避了她生病,这种态度里面其实隐含着一个问题,就是说好像生病本身是不好的,或者是羞耻的。不用太顾虑和紧张,要相信这个社会的基本善意。这句话对我有说服力

————————

说白了,真正有力量的还是个人的。这片子对我的触动这么大,还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矛盾之处吧。对常识的麻木。作为一个环境科学相关科研人员,pm2.5、炭黑、一氧化碳、排放因子、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用遥感数据做大气反演估算地表排放,但这一切不过是抽象的名词和数据,无关生死。

嗯。要有爱,才能走得远。有一段时间,我总是在不停对抗自己的“矫情”,随着年岁增长渐渐觉得保持“矫情”其实是一种难得的能力。谁说那不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呢?

前不久刚刚阅读完柴静的《看见》,方才意识到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啊。

我在第一时间观看完这一长达103分钟的视频,我想引《看见》中的一句话为它做注脚,"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我们身边太多不成功的生活反叛者,唯独缺乏真正的斗士。保护环境?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常识罢了。当一个常识被无数人当作口号呐喊而出时,真正的斗士还需要做什么惊世骇俗的事呢?所要做的无非就是重申常识罢了。这让我想到罗永浩曾这么说过"在一个人人自小的时代,我保持本色做人,就成了佼佼者"。在一个人人缺乏常识的社会,敢于重申常识的人就成了斗士,而缺乏常识的大多数人都不自知得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满满,对自己的道德激情深感自豪,却只做了无用功。

进一步了解得知,柴静的孩子还未出生就被查出患有癌症,一出生便做了手术,而且柴静是自费百万拍摄了这么一个作品。或者不该用世俗的眼光叫它作品,它是一颗充满人性光辉的精神原子弹。103分钟,一部电影的长度,其精神价值胜过了无数的在夹缝中一再妥协的中国电影。它让我很自然得想到了韩国的《熔炉》,《素媛》和《辩护人》等一部部一步步改变国家的电影,反观我们,只有一部部被国家一步步改变的电影。

说起柴静那个命运多舛的孩子,我不禁想到了李海鹏在《佛祖在一号线》中是这么描述美好社会的,判断曲直是非,不能全靠我们的靠不住的学问,甭管什么东西,先看看小孩子对它的态度如何再做评判,基本不会太错。好的社会总是尊重小孩,而坏的则往往压制天真,既然对孩子们来说最有价值的生活是可以咯咯大笑,那么对普罗大众来说倘若可以接近这种生活,世界就是美好的。

不能够让孩子咯咯大笑,反而使他们成了受害者,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而全无意识,这才是真正的死亡。

无意识的根源可能在于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中充斥了太多的秘密,泛滥成灾,年复一年,使我们仅存的意识也趋向退化,人们变得钝感。崔健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可是我们在今天,只不过是从文明村的王二家蹒跚到了张三家而已。

我对于柴静这样伟大的新闻人充满了敬意,因为那曾是我儿时的梦想。我那时天真的以为每个人都为了改变世界而来,当时的我同时天真的以为,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从事新闻行业,是能够改变世界最有效的途经。但是呢,我也只是说说而已,说着说着,就到了身不由己的境地难以自持了。

我们匮乏一种令人心安的事物时,有时人们叫它信念,有时叫它人间大爱,我叫它愿景吧。那种儿时的愿景,寄托在日复一日的隐隐光明中。

说白了,我只是偶尔愤世嫉俗罢了,我能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呢?我懂个屁,我只知道发骚扰。我首先为我这种幼稚做出反省。当我们的周遭不乏正义的说教和呐喊,却鲜有回应,缺少秋水漫漫般浸透生活的实体主义,一个社会是绝不会进步的。但是,如果连那个愿意说教的人都没了,正义得不到昭彰,恶行肆意妄为,一个国家就正邪混淆了,最终堕落的是人民。

我就当个愿意说教的人吧,虽然鲜有人看到。但我自己爽到了。

行文就要结束时,我特地看了这一视频的评分,9.3。对于这个将近无意识的社会,这永远是个满分作品。这一个作品的作用微乎其微,希望今后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作品,让这个社会起死回生。

无意识是死亡,我们病入膏肓,却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