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老残游记》读书笔记

八年级游记2000字
2023-03-25

手摇串铃,身披破棉袍,奔走于江湖中,小说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颇具有侠风道骨的赤脚郎中。老残,本名铁英,因喜欢懒残和尚煨芋的故事,故号补残。因作者和时代的缘故,小说不免有一股迂腐气,但对于老残这样一个人,我是很喜欢,他为人做事极为潇洒随性,既有绿林好汉的劫富济贫,又有竹林七贤的淡泊宁静,轻名利,重情义。让我想起了带着面具,手持佩剑在空中划出“Z”的佐罗,还有小时候犯花痴的对象红叶大盗。

小说被赋予的时代是晚清时期,也就是作者生活的年代。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作者吴研人鸟瞰晚清社会,作者看到的无非是三样东西:蛇虫鼠蚁,豺狼虎豹,魑魅魍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牛鬼神蛇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刘鹗在这群乌合中顺手把清官这一类人物揪了出来,自古以来,写昏官庸官的多,清官一直是被膜拜的对象,譬如说包公,铁面无私的虚拟形象满足了多少年来人们对父母官的幻想,而小说中老残却说(清官)“官愈大,害愈甚,守一府则一府伤,抚一省则一省残,宰天下则天下死”,原因是“他总觉得天下人都是小人,只他一个人是君子”,所以容易刚愎自用,滥施刑罚。在这些清官的血腥统治下,百姓只能忍气吞声,含着眼泪还夸“清官”,“好官”,所以大凡酷吏的政治外头都是好看的。小说以玉贤,刚弼两个清官为例,引出两段冤残案,刚弼所掌的魏家冤案后因老残等人的介入,得以真相大白,最后几节读来酣畅淋漓,大快人心。这清官之祸不免让人想到商鞅,李斯一派的法家人物,在任时功绩熠熠,可最后商鞅被车裂,李斯被腰斩。清官酷吏的道路以目,庸官昏官的盗贼猖狂,究竟哪一个是百姓最为惧怕的,我们不得而知。现在有的官员更懂得兼容并包,一方面拿着房地产老板的钞票,一方面逼得拆迁户跳楼自焚。身为公务员却践踏法律道德,殊不知这是脱了鞋抽自己的脸,还让别人闻臭。在封建专制的社会,清官祸国殃民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其实无论是清官还是昏官,都不过是帝王的凶器,款式不同,其杀伤力却是相同的,可以说,只要存在极权专制的社会,清官就会变了味,这一点在近代中国得到了证实。

小说成书于新旧社会之交,所以书中竟有阿修罗,福尔摩斯之类的词,在一本古体书中出现,读起来有点好笑。当时基督教传入中国,书中还有一段最宗教的论述,很有意思,“凡道总分两层,一个叫道面子,一个叫道里子,道里子是相同的,道面子就各有分别了”,“惟儒教公到极处,佛道两教,就有了偏心,唯恐后人不崇奉他的教,所以说许多天堂地狱的话来吓唬人”。至于西洋教,都是流血成河。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他自己所信奉的是儒家的太谷教。书中对女性的描述少了些大男子主义,戏子白妞,黑妞的演奏生动自然,听她唱戏时,“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想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住在深山的玙姑,出口惊奇,颇有林下风范。被迫沦为妓*的`翠环,老残不仅给她赎了身,还纳为小妾。

作者刘鹗深受洋务派影响,是个保守的学习西方的爱国派,所以他想抱的还是慈禧的小脚。在文中,他借老残之口,称革命运动为北拳南革,持否定批判态度,在第一章,老残和友人在大明湖观光时看到的一艘快要触礁的船,并提议送上西方的罗盘,有的人

 1903年8月,刘鹗写作的《老残游记》作为一个思想开明、勇于进取,具有富国救民热情的实业家,刘鹗的事业艰难坎坷,屡屡失败《老残游记》是他为中国的命运也为自找命运而痛惜,希望唤醒沉睡中的民众,补救残破的国家的哭泣之作。

《老残游记》批判晚清社会的腐败,其视角更为独特,着重揭露所谓的清宫之罪恶和所谓好官的昏庸,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政治的统治支柱,习谓切中要害。

《老残游记》的描写艺术从它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称赞。无论是景色描写,还是形象刻画,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气氛渲染,刘鹗的文笔都举重若轻,清新朴素,情境逼真,气韵生动。

胡适先生说:《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用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烂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的描写在这一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

《老残游记》二十回,1903年发表《绣像小说》半月刊,至十三回因故中止,后续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原署鸿都百炼生著。作者名叫刘鹗,字铁云,清天江苏丹徒人,生于1857年,卒于1909年。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却无意于以科举博取功名,懂得算学医学、治河等实际学问,曾先后在河道总督吴澄、山东巡抚张曜处作幕宾,帮办治黄工程,得到很大的声誉,又曾向清廷建议借外资兴筑铁路,开采山西煤矿,事情虽非经刘鹗办成,但在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虎视眈沈、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时候,这种不惜有损主权以维护清廷腐朽统治的主张,显而易见是违反人民的利益和愿望,遂被视为“汉奸”刘鹗也终因不得志于清廷而去经商,有地多少次创办实业的计划,最后都一一归于失败。庚子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购得太仓储粟,设于粜局,以振北京饥困,1908年清廷即以私售仓粟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七月病死于迪化。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写的一部小说,成于1906年,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对当时吏治的黑暗痛加攻击,揭发了所谓不要钱的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不惜杀民邀功,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客观上帮助人民认识到对整个官僚集团是不能寄于任何希望的。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观却是落后的,甚而是反动的,他坚决拥护封建统治,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缺乏认识,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