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观看了《黑猫警长》这部电影,觉得黑猫警长是一个聪明,很爱动脑筋的警长。
黑猫警长的主要目标是一只耳,一只耳非常狡猾,它想把小动物们过冬的粮食抢夺过来,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但最后还是被黑猫警长捕获了。
吃猫鼠能把一只身强力壮的猫给杀死,它是用毒气把猫给麻痹,但是警长和警卫们只要戴上防毒面罩,就能逃过它的神经毒素。
我最喜欢的是黑猫警长抓食猴鹰的那段了。食猴鹰最爱吃猴子,所以叫它食猴鹰。食猴鹰总是喜欢抓那些幼小的动物作为食物。只要看到的小动物,都会被它装进大麻袋里,带回巢穴。它的巢很大,里面有许多大笼子,把小动物关在笼子里,每天吃几只,直到吃完了再外出捕捉。
当黑猫警长接到白鸽探长的情报后,马上赶到食猴鹰的老巢。黑猫警长为了顺利抓捕食猴鹰,就安排一批警卫从前面吸引食猴鹰的注意力,又派了一批警卫从后面突袭。虽然这招是常用的,而且很容易实施,但他们太用力往后面拉了,被食猴鹰发现了,这个方案就失败了。它的第二套方案是让直升机牵着绳子把食猴鹰拖走,但因为食猴鹰的力气太大了,这套方案也没有成功。第三套方案是用直升机的尾巴撞食猴鹰的头,这套方案成功了,但没把食猴鹰撞死。最后一套方案是用直升机的螺旋浆把食猴鹰身上的毛剃光了,食猴鹰没了毛,就飞不起来了,最后掉到了自己的老巢里,被巢里的小动物们打了个半死。最后黑猫警长用直升机上事先准备好的大网,把食猴鹰和它的老巢一并带走了。
食猴鹰虽然比黑猫警长和警卫们大很多,但他们靠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把食猴鹰给打败了。
二:
经历过80年代的人,都会记得一位不苟言笑的警长,都会知道雌螳螂在交配之后会吃掉雄螳螂的这一独特的生理现象,也都能哼唱几句“森林公民向你致敬,向你致敬”的主题歌”,这些群体记忆,都来自播放于1984-1987之间一部非常与众不同的影片《黑猫警长》。
超越时代又注定落后于时代的影片
80年代初期,以《变形金刚》为代表的大批优秀外国动画片以推广玩具为目的免费进入中国,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古典题材之外开始新的艺术探索。《黑猫警长》是我国第一部警匪题材的动画片,作品巧妙的将动物自身的习性特点和刑事案件融入故事中,从内容到形式完美的统一,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叙事节奏、人物造型和道具也都针对更高年龄层进行了调整,于是,中国动画史上最酷的警长诞生了。
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长达50多年的作品目录里,《黑猫警长》可以算是拥有商业元素最多的一部。造型上没有一再的刻意强调民族化的元素,采取了完全国际化的造型语言,人物设置上,针锋相对警匪和多种多样的森林公民们三方,形成了张弛有度的人物关系。不苟言笑的黑猫警长带领装备着各种高科技武器的队员们维持着森林的安全。手下白鸽侦探、白猫班长等人物都各有所长,造型各异、身怀绝技;反面角色阴险狡诈的“一只耳”、残暴结巴的食猴鹰、鲁莽的吃猫鼠等人物在一只耳的穿针引线下在进行着不同层面的破坏活动。森林公民中既有河马大象这样占小便宜的不法分子,也有螳螂姑娘这种因种族风俗特点而被误认为是杀人凶手的平民。导演将在西方一向代表不幸和厄运的黑猫,打造成了智勇双全的执法者,很明显在色彩的寓意上取自著名的铁面无私“包青天”。这样三方人物关系已经追平了像《变形金刚》这种主流的电视动画,但相比日本史诗级的《太空堡垒》仍略显平面化。
影片中,黑猫警长使用着可变形的喷气式摩托车、热追踪子弹等浪漫的高科技武器,战胜了不同的敌人,也解决了各种民事纠纷。这种处理方式是动画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最大的优势,同期的《忍者神龟》《阿拉蕾》等作品也都用大量充满想象力的道具丰富影片的趣味性。黑猫警长的尝试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但也引来了另外一些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黑猫警长》太“洋”了,在民族形式上发展不够。仅仅拍摄了五集后就被叫停。对此导演戴铁郎有自己的看法:“民族形式的问题,民族形式一直谈到现在,真理很多。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外来艺术品要为我们所用,关键的,就是吸收一切优秀的作品它的精良,学到了以后你才能想到怎么用!我有一个想法,我觉得民族形式根本不用担心,我们搞的是中国人自己的.特点,中国人讲话的习惯、吃饭的习惯、表达的习惯跟外国人完全两样。你将来用的肯定是你的思想的表达。现在很人多围绕这个问题转来转去东西弄不出来,我觉得很多东西必须有一个“叛逆”思想。我是这样一个观点。”
在近20年后看来,《黑猫警长》的确是在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探索上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开创了电视动画连续剧雏形,这也是80年代电视的普及对创作造成的影响。但仅凭三年这五集故事这样的制作周期,是无法形成更大的品牌效应和商业模式的,《黑猫警长》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没有变成中国的“机器猫”般的动漫明星,没有在产业化上走的更远,虽然成为80年代的人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这记忆中却也有着几分无奈。
对声光影音效果的追求和寓教于乐的最佳体现
每当沈小岑的歌声和黑猫警长的响起,观众自然的就被带入到影片的情境。这首充满了时代感的主题歌补充了美影厂在电影音乐方面的短板,像之前的《哪吒闹海》《天书奇谈》等作品中,电影配乐只是以辅助影片叙事为目的。而在《黑猫警长》的这首同名曲中,导演戴铁郎用沈小岑铿锵有力的女声给黑猫警长用声音定了一个最好的标签和符号。在配乐上,第二集食猴鹰出现一段诡异的电子音以及适当闪起的闪电完美的渲染了恐怖气氛。《黑猫警长》是难得的一部彻底脱离了音乐戏曲化的作品。伴随着蓝色背景下黑猫警长飒爽的英姿,人物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与之呼应的是每一集结束,黑猫警长用枪打出的“请看下集”共同成为了黑猫警长在人们记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寓教于乐是《黑猫警长》另外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特点,导演戴铁郎在采访时说道“《黑猫警长》就是完全体会了带有科学性的,不是单纯的说教性的,是趣味性的,有些东西是发挥,所以我比较擅长的还是针对儿童教育启发上面的对科学的热爱。因为我本身很喜欢科学。”在五集黑猫警长故事中,,每一集基本上都会将森林公民的一些动物习性融入故事中,如《痛歼搬仓鼠》里面的母鼩鼱报警一段,将看似同类的物种区别开来,为了增加趣味性,特别为视力差的鼩鼱一家加上眼镜,既符合了考证动物本身的特点的严谨性,又兼顾动画上的表现力。这样的细节在全篇均有体现,特别是《吃丈夫的螳螂》一集中,不仅教给观众一个十分独特的生物现象,更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参加婚礼的螳螂们穿着那个时代最流行的喇叭裤翩翩起舞,使影片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
《黑猫警长》在人物的设置上也颇为用心,反面人物由用诡计多端的一只耳贯穿始终,从第一集被热追踪子弹打掉耳朵开始,先是遇见大哥食猴鹰引发一场恶战,又将舅舅吃猫鼠带来复仇,这两次大战分别让白鸽侦探和白猫班长牺牲,特别是白猫班长这位黑猫警长最得力干将,第一集里用水龙头打破搬仓鼠的面粉阵,第二集作为奇袭的先头部队,在搏斗中帽子被食猴鹰掠去,第三集又差点被大象踩到,第四集里对谋杀案现场调查,第五集里面的死守,无不在细节中表现白猫班长的英勇,最后的牺牲也十分悲壮,临死给黑猫警长留下档案室资料线索,为最后战胜吃猫鼠立下了不朽的战功。这样细腻的叙事结构在当时算是非常超前的。
群体记忆长尾效应下的重生
由于《黑猫警长》在80年代显得过于国际化,导演戴铁郎在20年后的一次访谈中透露了当年的“秘闻”“拍完以后,传电影电视部有个令,说以后美影厂再也不要拍《黑猫警长》这样的片子,因为它“洋”了。”“ 这个令下来,就是不要再拍,厂里不敢宣传了,本来每部戏拍出来以后报纸要宣传一下,那就不敢动了。把矛头给我了,就是现在有这样一个指令你拍还是不拍,我说拍完以后再说。就是觉得这种情况,我自己拍第二集,哪想到第一集放的时候反应很好,厂里没宣传,群众很轰动,引起的媒体宣传的注意。”一部市场口碑都好到不能再好的影片影就这样不得不叫停之后,根据影片编绘的连环画不胫而走,一下子就销售了40多万册。与此同时,黑猫警长形象的周边产品销路也都特别好。《黑猫警长》作为一部经典的动画片,有着很高的商业开发价值。可是由于当时的计划经济背景和时代原因,使得它的商业价值没有被很好的开发。随后,1993年出现的黑猫警长第二部因丑陋的造型和粗制滥造很快便淹没在人们的记忆中。
时隔20多年,黑猫警长的形象仍然生动的活跃在互联网上,经历过80后的观众们不断的为《黑猫警长》续写着大量新的故事,他们用新的漫画动画表现形式对20年前的文本进行着改编和续写,美影厂也在几年前宣布要重新让《黑猫警长》再战江湖,计划筹拍100集的系列剧。上海美影厂有关负责人表示,《黑猫警长》作为一部经典的动画片,有着很高的商业开发价值。可是由于当时的计划经济背景和时代原因,使得它的商业价值没有被很好的开发。而此次重拍,就是为了将《黑猫警长》这一品牌的商业价值进行深入开发。不知20年后,面对国内外强手如林的动漫形象,仍然铁面的警长是否宝刀未老?如今的中国动画产业,在技术上已经和国际动画水平十分接近,倒是在艺术上越来越低幼化,20年间仍没有人能够接下黑猫警长的老枪。此次重出江湖,警长带着80年代美好记忆能否获得观众的喜爱,我们期待着警长潇洒的打出四个大字“请看下集”。
三:
今天,妈妈跟我在电影院里看了《黑猫警长》电影。
我介绍一下人物,首先是黑猫警长,他很聪明,曾经打败过许多小偷。“一只耳”是A级强盗,曾经偷过许多粮食,而且它很狡猾。木门它神出鬼没,好几次从黑猫警长的眼皮底下逃跑;它诡计多端,请来了吃猫鼠和大鹰对付黑猫警长。
在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黑猫警长,因为他机智勇敢、办案果断,打败过红土强盗、蝗虫、吃猫鼠、大鹰和一只耳。
看完《黑猫警长》,我佩服黑猫警长有一种保护人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