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疯狂动物城》

九年级观后感3000字
2023-03-25

篇一:《疯狂动物城》观后感

引人入胜的作品,从来都不是就事论事的。就像皮克斯的动画虽然拍的都是孩子的故事,成人却更能体会到其中成长的心酸。

《疯狂动物城》也一样,通篇讲的都是动物的故事,我们看到的却是人类社会的影子。宣扬求同存异精神的动物城,正是以多元包容而自持的美国文化的象征。当然,求同存异的精神为各国各民族所共同推崇——尽管现实中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ISIS与美国,难民与欧洲,港台外与港台内,见不到半点包容的景象。这部电影紧跟时事,抨击时政,直戳痛点,真是让人又疼又佩服。

电影开篇即提到,原始时代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纷争不止,后来双方进化压抑了野性,开始更文明地交往——这是动物文明的基石。

而野性,则始终存在于他们的身体里,等待被唤醒。例如狼一听到同伴嚎叫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嚎;而动物们中还有一个自然主义群体提倡原生态的生活。这些都是野性的表现。

然而摧毁一个文明,并不需要让所有成员都野性大发——只需要一小部分就够了。只要有一小部分破坏了信任与和谐,整个社会就会因互相猜疑而四分五裂。

甚至在罪犯实施犯罪之前,偏见就已经先存在于动物居民的脑海中了:

大家都认为狐狸狡猾,就连朱迪一开始也带着防狐狸喷雾,这也成为她与尼克矛盾的因素之一。

大家还认为兔子不适合干警察,所以警察局长让朱迪去贴罚单。

而尼克起初也认为外来的朱迪是乡巴佬。

当案件发生后,动物城中居民的分裂达到顶峰:看见车上的肉食动物,兔子妈妈紧张地搂紧了自己的孩子。

我们人类也是动物,动物城中发生的一切也都在我们的世界中上演着。偏见来自于一切因素:种族、宗教、国籍、地域、职业、性别、性向、阶层。现在的偏见,可能不如二战中的德国和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那样令人发指,但却依然存在——一个眼神,一句玩笑挖苦,一个下意识的反应,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人,从未生而平等。

君不见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黑人主持人克里斯·洛克有多如履薄冰地在黑白之间找平衡?好不容易拿纷争外第三方亚裔开个小刀,还是被喷。

篇二:《疯狂动物城》观后感

兔朱迪因为偏见而没人相信她能成为一名好警察;狐尼克因为偏见而没人相信他是个真诚的人;狮市长因为偏见而异常担心自己无法被群众所信任;阶层的偏见,种族的偏见,职业的偏见,历史的偏见陷入偏见很简单,而打破偏见,很难。

在《疯狂动物城》中,动画的设计者们不能再直白地点出了“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心思想,用主人公从偏见的受害者到无意识的加害者的变化,意图在观众的心里埋下一颗真诚相对的种子。《疯狂动物城》巧妙而敏锐地结合了温柔和智慧,非常及时地在当下传播和呼唤更多的包容和平等。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真正闪光的地方就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大方地涉及到种族和宗教信仰的歧视,提出了一些很有趣的问题,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观众都会在故事结束之后有所思索。考虑最近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尤其是美国以及欧洲的难民危机,这显然是一次非常有趣和大胆的观影体验。

篇三:《疯狂动物城》观后感

从我儿子有交流能力的第一天我就在忧虑一件事,就是我应该如何向他描述我们成年人的世界。

我努力地用来自全球各地的各种绘本,试图从各个层面搭建一个我心目中的可以向他这么大的孩子描述的成人世界,我用各种各样的绘本和故事向他打过各种各样的比方,但是好几年下来,我发现,其实通过绘本我可以描述的世界或许太过美好了,以至于我无法向他解释我自己身上以及中国当下那么多不能解释的种种缺陷。

6年过去了,我对这件事始终无从下手又万般焦虑,是的,我努力做的不是支离破碎就是过于片面。绝大部分时候我已经放弃了努力,我甚至觉得他应该有他自己的方式,或许是大风大浪的奇妙探险,或者是有惊无险的峰回路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打开世界的方式。

直到最近,我看到《疯狂动物城》,我才发现,我错了。

给儿童世界打出的最精妙的一个比方

一直以来我最无能为力的事,迪士尼却做得如此彻底。这部电影是迪士尼数千个创意团队成员用三四年时间和心血搭建的一个完整的动物城邦,它向孩子展示了任何一个家长完全不可能呈现的成人世界。

这个动物城邦简单而美好,残酷而真实,一个完美到令人窒息的寓言世界,在我心中它帮孩子们用平行映照成人世界的动物城邦快速架构出一个可以立刻理解和认知到真实的世界,用每一个动物角色和他们的关系,帮孩子们搭建出了完整的价值观体系。它流畅紧凑的.讲述中,永远都藏着有关人性和世界的朴素真相,而不管多飞的叙事都有着坚实的现实和心理逻辑。

《疯狂动物城》是成年人给儿童世界打出的最精妙的一个比方,它简单而真实,没有一个家长有能力去塑造这么一个与成人世界平行的世俗城邦,它完整地向你的孩子介绍了成人世界的一切美好与残酷,偏见与宽容,友谊与竞争,执着与坚持、信念与梦想……

不是乌托邦的乌托邦

《疯狂动物城》引进之前曾经有两个译名分别是《动物大都会》和《动物乌托邦》,从英文字面意思来看,乌托邦是最贴近的,也是创作者最想表达的人一个梦想中的平行世界。在2016年定档之前改成了《疯狂动物城》,我最早得到这个改名的消息多少有点失望。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乌托邦是一个有理解困境的名词,但是它太精确了,精确到我作为一个超级市场派都要为这个词让步的地步。

迪士尼并没有塑造一个所谓的完美乌托邦,即使是动物的世界,该有的所有生存的残酷与博弈、脸谱化的成见、文化与种族的各种偏见……不仅一一俱全而且毫发毕现,好的是迪士尼创作者用美好的共存和包容的愿望让乌托邦在动物世界得到了实现,这是对整个人类未来共同想象力和愿景的一个美好期待吧,这也是他们在内心愿意把一个真实而又值得期待的未来美好世界留给孩子们的一种展现。一想到数千个人都在这样的愿望中共同努力创作的场景,就让人不禁心有戚戚焉。

做一个体面的普通人

在《疯狂动物城》这部电影里最大的slogan就是“每个人都无所不能”,看起来是个简单而充满鸡血的故事,其实电影故事的主旋律却是尝试一切,并非通过主人公兔子朱迪警官的故事,展现她的灰姑娘变公主的蜕变之路,而是给孩子每一个角色和每一个进电影院的孩子一个更积极向上的信息——从自己开始改变,你一定会成为那个力所能及、实现自我的人,你也会看到更美的世界。

你要走的并不是那个砥砺前行奋发图强的草根逆袭之路,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做一个体面的普通人,就算是最好的人生。或者说,努力做好一个体面地普通人本身,就是对浮躁社会的最好逆袭。就凭这一点,这部片就可能是迪士尼和皮克斯继《狮子王》、《海底总动员》、《飞屋环游记》、《冰雪奇缘》、《怪物工厂》,《超能陆战队》之后又一部划时代之作。

我们无法想象迪士尼和出版方背后工作的复杂性,但是无论如何,我都要感谢那些我无能为力所致,他们却在幕后努力呈现出来的创意与产品,感谢创意、感谢迪士尼,你们用自己的行为在证明:一个体面的普通人是多么重要而美好,我也希望我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