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新学期给孩子们的一封信范本

八年级书信其他
2023-03-25

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你们已经看到我了。真的很抱歉,我没办法在事先就联系上你们,所以只能在开学的第一天将信交给你们了。

你们是不是有点难受,因为你们看到的不是原来的熟悉的老师?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仔细想来,我们能够相识纯属偶然——用个比较通俗的话,叫做“缘分” !你想想,这世上那么多的学生,我为什么就遇到了你呢?这世上那么多老师,你为什么就遇到了我呢?呵呵,这是不是缘分?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第一节语文课。我送给同学们一件礼物——一句发自我肺腑的话语。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把这句话作为礼物送给你!(请你在心里默念一遍:“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亲爱的孩子们,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往往只需“举手之劳”: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就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幸福;在街头,你热情耐心地回答一位外地人的问路,他就会因你而感到能够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是一种幸福;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幸福;有同学病了,你哪怕是送上一句亲切的问候,他也会感到有你这样的同学是一种幸福……今后在我们班,当某个同学遇到困难时,是你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并伸出温暖的手臂:“别着急,有我呢!”那样,他会因为有你而感到班集体的无比温馨!我希望在我们的班级中,同学之间互相友爱,互相帮助,谁也离不开谁:每一个人为班级的挫折感到难过与忧虑,每一个人为班级的成绩感到欣喜与自豪。

孩子们,从现在开始,你们在学校的每一天,我都将和你们一起度过。我会和你们一起诵读美妙的儿童诗,用我们快乐的声音迎接每一个黎明的来临。我会和你们一起学习课文,一起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会给你们讲绘本故事,讲一个又一个好听的绘本故事,在故事中一起去感受人性的真善美。我还要带你们读一本又一本的童书,哦,这一本本美妙的童书,曾经怎样地吸引了我教过的孩子们,我相信它们一定也会深深地将你们吸引,并且将它们编织进我和你们的生命里。我还愿意听你们说说你们的心里话,如果你们愿意告诉我的话,你们最好把这些话写在你们的日记本上。

孩子们,学好语文的根本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在我看来,评价你们语文水平的标准可能有若干条,但最重要的只有一项:你们是否具备了相应的阅读能力。和分数相比,这是“软指标”,然而比起分数,它对你们一生的意义不知重要了多少倍。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请你们在书包里放一本优秀的课外书,利用课余时间、星期天、节假日,捧起书读起来。你知道,有童书相伴的童年是多么美妙!

孩子们,新学期第一天起,我们就一起诵读儿童诗。《向着明亮那方》是我们新学期朗诵的第一首诗,我先把它放在这里了。请你们准备一个漂亮的本子,将这首诗工工整整地抄进去。

向着明亮那方

【日本】金子美铃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乡村的孩子们啊!

——住在城市的孩子们啊!

——住在地球每一个角落的孩子们啊!

爱你们的老师

为了使我班同学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建设具有特色的优秀集体,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经全班同学协议,特制定以下文明公约:

一、纪律方面

1. 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必须请假(写请假条并有家长的签字)。

2. 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在教室追逐喧哗。

3. 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真诚相待,对人有礼貌。

二、卫生方面

1. 养成良好的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污物。

2. 认真做好值日和大扫除。值日生要把教室打扫干净,离开时要关灯、关门窗。

3. 生活俭朴,讲究卫生,勤剪指甲。

4. 爱护学校的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等处乱涂乱画。

三、学习方面

1. 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2. 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3. 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四、活动方面

1. 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

2. 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劳动和实践活动。

3. 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团结同学。

4. 按时参加广播操和课外体育活动。

五、仪表方面

1. 学生到校必须服装整洁,朴素大方,系好纽扣。

2. 进入学校要佩红领巾,听从值日生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关注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特别是像深圳这样一座生活节奏快、经济发达、社会多元化的前沿城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校,我们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有2400多名中、小学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孤僻、冷漠、妒忌、不满、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等心理。他们表面自尊但内心自卑;愿意进取但畏惧困难;有参与意识但参与能力低下;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欲望但消极的自我实现方式。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主要表现在:

(一) 家长过分溺爱。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在家里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种学生,在学校自理能力差,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差;喜欢表扬,但对批评却接受不了,甚至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厌倦学习,厌倦学校。

(二)平时的高压教育。在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盼孩子早成才、快成才、多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迫切;学生整天精神高度紧张,心理疲惫,压力日益增大。另外社会、和学校都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的学习也充满功利主义。学校以分数和升学衡量学生,从而造成孩子的孤僻冷漠,甚至对各种学习,对家长、对学校都有逆反和仇视的心理。

(三)缺少关爱。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原来是“留守儿童”现在来到父母身边的学生。小孩遭受父母离异,心理受到打击,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觉得不如别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伤,产生妒忌、不满、不公平等心理。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提高,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地摆在了学校和社会面前。曾经的“留守儿童”来到父母身边后要经历一段心理适应期,若父母忽视子女的心理现状,急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矫正孩子所谓的“不良习惯”,则往往会产生负面效应。比如:去年从四川老家转过来的五年级(5)班学生单**,由于在老家爷爷奶奶带,许多习惯在父母看来都不好,来到深圳后,爸爸妈妈就希望纠正他的不良习惯,第一次教育有一点点效果,接下来的教育父母就急了,动不动就是骂,甚至打。孩子受不了就离家出走。我们找到学生后,安排心理老师对其进行疏导。学生说:“我真不知道爸爸妈妈接我来深圳读书是为了什么”。爸爸在工作之余忙于喝酒,打麻将,妈妈忙于上班加班,放学后孩子很少看到他们,孩子一犯错就斥责、打骂。所以,他最爱做的事就是“去网吧上网玩游戏”。针对此情况,老师对家长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建议家长首先改掉不良爱好,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其次无论怎样忙,也要坚持多与孩子沟通亲近,让孩子能感受亲情感受爱。

(四)期望值过高。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的缺点看得多优点看得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自信心不足,经不起挫折的打击。从而产生了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慌、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等心理。

二、因校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可塑性比较强,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内心理大环境

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建设安全优美校园环境。一流教育要有一流的校园环境,我们认为建设优美环境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做好美化、绿化、净化等工作,强化校园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做到学校内无杂草,墙壁无污迹、蜘蛛网、灰尘,地面无果皮壳、纸屑、烟蒂、痰迹,垃圾入箱;包干区每天定人按时打扫,校车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强化安全保卫工作。针对周边交通环境、治安环境比较复杂的现状,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定期进行电器、消防、防盗等器材的检修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对学生的自行车定期进行检查,经常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利用班会课传授自护、自救等知识,确保一方平安。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根据本校实际,建立以“服务、自强”的学校精神为主的精神文化体系:包括育人理念、一训三风、校歌、主导价值观、管理理念、教学理念等等;建立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的绿色文化系列;建立以“剪纸艺术”为特色的走廊文化系列;建立以“励志自强”为主题的墙壁文化系列;建立以“班班四有”为标志的班级文化系列:即有班训、有班歌、有班约、有图书;。。。。。。。等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氛围,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应努力创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启发式和快乐教学的方法去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同时,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学习困难,增强其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相互协作、共同探讨的精神。

(二)加强教师心理学理论学习,提升教师心理辅导能力

我校立足于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深入分析教师心理辅导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提高教师心理辅导能力的途径与策略,促进教师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内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1、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对本校学生的个例分析、班主任能力大赛等形式让全体教师充分感受到提升心理辅导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处处留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开导,用爱温暖他们,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拥有健全的人格。

2、引导教师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心理辅导能力。我校非常重视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心理辅导能力的提高,努力促进师生共同心理健康。一是鼓励老师努力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迄今,已有3位教师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二是心理学理论校本培训。每学期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到校开讲座一次,每学期安排校内心理咨询师为学生和教师开讲座各一次。

3、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成长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中学教育时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此期间一个孩子在生理、心理、智力、学识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过去,我们习惯于单纯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发展前途,而忽略学生在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发展需要。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作为老师要对学生的智力水平、情感变化、自信心、动机因素、人格塑造、耐挫能力充分了解沟通,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建立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增进教师和学生相互了解和信任。

(三)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提升学生生活学习的幸福感

学校开办以来,致力于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成长的快乐”。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现象,使得现在的孩子有自私、孤傲的倾向,再加上学习占据了他们相当多的时间,生活体验和自然体验明显不足,因此,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活动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学生社团”的建设可以为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自主管理、自主评价,并把社团活动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生活与劳动技能素质、兴趣爱好特长的主要依据,评价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参考依据,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途径、方法,为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自主活动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在团队协作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进而引导学生初步树立人生生涯规划的意识,

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在小学低年级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充分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中年级可以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年级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我校现有学生会、团支部、大队委、剪纸队、葫芦丝队、书法队、国画队、舞蹈队、篮球队、滑板队、合唱队、象棋队、文学社等13个学生社团,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发挥自已的特长,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感受到校园学习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四)强化家校协作,提高家长科学育人水平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我校非常注重强化家校协作,一方面做到教师家庭普访活动常态化。学校每学期组织老师家访1次,老师们带着家访意见反馈表,深入社区,走进家庭,与家长交流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或建议。家访中,家长们向老师倾诉生儿育女的酸甜苦辣,心得体会,老师们则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做法,帮助他们释难解疑,同时鼓励学生们要在家做个好孩子,认真学习,按学校的要求,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为父母分忧。老师们“走进一个家庭,缩短一段距离;传播一种理念,奉献一片爱心。”,深入家庭与家长面对面地交流,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互相之间的了解,教育工作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掌握了学生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和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打下了基础。这项活动办学13年来一直坚持下来,每学期普访率达98%以上。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家长分类培训工作。一是分学段:根据各学段的具体实际,分别开展不同主题、不同专题的培训活动。如一、二年级:习惯形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七、八年级:家校同努力 提升孩子学业成绩——“如何提高孩子学业成绩”;二是分类别:学校根据全校普访的情况反馈,由德育处组织老师们对每个班级的家长进行分类,结合家长实际,把家长大体分为四种类型:白领阶层。这类家长主要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这类家长一般学历较高,对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学校和教师的期望较高,占家长总数的15%左右。中间家长。一般是个体业者,由于忙于生意,没有时间教育孩子,部分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大部分倾向于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管教就行,占家长总数的30%左右。草根一族。主要是厂矿企业的蓝领阶层,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但对孩子的未来期望较高,占家长总数的50%左右。特殊群体。他们情况特殊,对孩子的教育、对学校的管理经常会有一些特殊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本地居民。我们是民办学校,承担了部分本地户籍居民子女的义务教育任务,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转型,原来的村民变成了居民,他们对优质教育的期待极为迫切。2、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数量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而且以母亲带孩子居多,他(她)们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3、问题家庭。这类家长极少,全校一般30-40个左右,家庭问题较复杂,这类家长一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孩子的管教,有放任自流的趋势。

我们引导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埋三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