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苏州玩了一趟。在三天的时间里,我们一共玩了七个景点:虎丘、沧浪亭、寒山寺、留园、狮子林、拙政园、苏州博物馆。
苏轼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我们先去了虎丘。还没到景区,我就看到虎丘高大而又古老的城墙,还有那危岩矗立的云岩寺塔。进了景区,我发现里面的游人很多,可能是虎丘太有名了,加上遇到国庆放假,游人多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走在比较窄的山路上,人们不得不停下来互相避让,否则狭路相逢,只好屁股抵着屁股了。我偶尔停下来看风景,看到的常常是人头攒动的情景,感觉人群也成了一道风景,这倒是印证了苏轼说的那句话。好在是到了山上,地方宽敞了,人群显得不那么拥挤了,视线也开阔了许多,我们这才有机会仔细地欣赏风景。我发现虎丘的树多,石头也多。树几乎无处不在,而且有很多是参天的古树,一棵比一棵高,一棵比一棵粗,绿树成荫,将整个虎丘映得绿绿的,著名的云岩寺塔就掩映在绿荫中,剑池则被完全掩藏在绿树之中了。虎丘里的石头形态各异,用途也各不相同,有的用来造假山,有的用来作碑,上面刻有铭文,有的被砌成台阶供人行走,还有的被砌成墙壁或者回廊。爸爸告诉我,那些墙壁和回廊一方面将内外景色隔开,使景色不至于一览无余,同时在墙上开一些窗户,通过这些窗户可以看到部分风景,并使人对那些被隔开的景色充满好奇感和探究的欲望,这样景色在人们的心理上就有一种更加丰富的感觉。从虎丘山上下来以后,我们又坐上了苏州的一条手摇小舟。艄公用劲一摇,小舟就离开了岸,晃晃悠悠地划到河的中心,河水轻轻滑过小舟两侧,这让我想起《天龙八部》里阿朱与阿碧带着段誉摇的小船,也让我想起一首儿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种小舟充分体现了苏州的水乡特色。
当然,更能体现苏州旅游特色的是古典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号称苏州四大古典园林,拙政园与留园又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园。颐和园和避暑山庄我没去过,但苏州四大古典园林这次我都看了。据说,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不同风格,可惜我看不出来。不过,苏州园林里面有很多的书法作品,倒是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沧浪亭里,我不仅看到了苏舜钦的《沧浪亭记》全文,还看到了这样一幅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看到这幅对联,我立时兴奋起来,因为这是我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学过的对联。爸爸对我说:“这幅对联对得很工整,不仅上下句对仗,而且每一句内部也有对仗,清明对明月,近水对遥山。”爸爸还告诉我说:“这两句,上句来自欧阳修的诗《沧浪亭》,下句来自苏舜钦的诗《过苏州》。从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中选出两句诗,放在一起作对子,让人感觉它们好像本来就是天生的一对,真是对绝了!”我听得也是连连点头。我在别的园林也看到了很多的对联,如“老可能为竹写真,高人自与山有素”、“千朵红莲三尺水,一湾明月半亭风”,爸爸也不时加以评点,我一边听,一边欣赏这些对联的书法。有时遇到用篆书、草书写的对联,我和爸爸都认不出那些字,爸爸就不断地叹息自己学问太差了,连字都不认识。
到了寒山寺,我们更是充分领略到了苏州无处不在的书法气息。寒山寺是因为唐代诗人张继那首名诗《枫桥夜泊》而出名的,我看到寒山寺里有很多的书法作品写的是《枫桥夜泊》。虽然写的是同一首诗,但有的用楷体写,有的用草体写,风格各不相同,有的龙飞凤舞,有的形态端正,有的古朴秀美。如果不是我背过这首诗,估计很多用草书写的《枫桥夜泊》我是认不得的。寒山寺里也有不少书法作品写的不是《枫桥夜泊》,有些也不是用楷体写的,我就认不出,只好像老爸那样自叹学问太差。爸爸不时地挖苦我:“你学了两年的书法,怎么连这些书法都不认识呢?”我也是不时地讽刺他:“你还是博士呢!读了那么多书,怎么还有这么多字不认识呢?”看来,苏州不仅是园林之乡,也是文人字画之乡,怪不得苏州很多旅馆,甚至连公交车站,都挂了不少书法作品。看来,在苏州旅游,没有一点文化是不行的。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我们这次在苏州看的最后一个景点,据介绍这是著名的建筑家贝聿铭的杰作。我觉得这座博物馆既有现代博物馆的特点,也吸收了苏州园林的特点。里面有很多的展品,展品以明清时期的文人字画为主,我在那里又看到了不少书法,包括唐伯虎等名家的作品。这更让我知道苏州作为文人字画之乡,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