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新房,我有自己的房间咯!”我欢呼着奔向新家,气派的客厅,别具一格的阳台,立刻映入我的眼帘。温馨的卧室,明亮的厨房,最惊喜的是儿童房了:光滑透亮的书柜上面,整齐摆放着我喜爱的书籍和盆栽。爷爷乐呵呵地笑着,看看这儿,摸摸那儿,嘴里喃喃自语:“真气派啊,想也不敢想的房子,居然住上了,简直像做梦一样。”
坐在软绵绵的沙发上,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您说像做梦一样?”爷爷摸着我的头,拉开了话匣子……
那是七十年代,爷爷带着一群孩子住在老家的土坯房里,房屋特别简陋,墙面用黄土块砌成,墙面连接处有几条缝,土块偶尔“吧嗒”往下掉,奶奶只能拿报纸把墙糊上。房间和厨房只有一板之隔,厨房煮菜,柴烟直往房间窜,多日烟熏火燎,把厨房熏得又黑又亮。房子紧挨着臭水沟,夏天闷热潮湿,蚊蝇成群,冬天寒风刺骨。最糟的还是下雨天,由于瓦片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屋檐下总有一大滴一大滴的雨“嗒嗒”往下落,只能拿着脸盆和桶去接,即使修补瓦片也无济于事,因为总有野猫在屋顶打架,经常踩破瓦片,老家的老屋在那些年一直都漏雨。
时间悄然无声,转眼到了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爷爷靠着勤劳的双手种菜,挖笋,编竹筐,拿到集上去卖,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点小积蓄。随后几年,爷爷又向政府贷了款,到乡农科所学种植大棚蔬菜的技术,乡农科所的干部还亲自到田间地头指导,蔬菜长势特别好,爷爷的收入也渐渐增多了。一栋砖瓦房取代了终年漏雨的老屋,平坦洁白的石灰墙面取代了黄泥墙,明净的玻璃取代了泥墙上的那个小窗,屋子简朴整洁,洋溢着宁静祥和。爷爷的日子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也是在那一年,爸爸离开家乡,到县城就读高中。
爷爷说完眼角闪着泪花,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深刻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的巨大转变。改革开放4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黄金岁月,生活窘迫是那个年代人的共同记忆,乘着改革的春风追梦是那个年代的主题。爷爷只是改革进程中千千万万的受益者,参与者之一。我们继续迈着坚定地步伐,在富强,民主,文明的道路上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