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独自一人在图书馆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略有感想。
身为一名普通的学生,能读到习近平总书记成长历程中的精彩记叙十分感动,习近平总书记17岁离家来到梁家河,是当时同批知情中年纪最小的那一个,因为受到父亲习仲勋的影响,他被称为“黑人帮子弟”,无可奈何下,他独自一人登上了去往陕西梁家河的知青专列上,带着两箱书籍和少许的贴身衣物。
也许对于当时的他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可以远离和避免当时四人帮的破坏并且可以得到陕北老乡的帮助和支持,也可以专心读书,就是七年的知青岁月让习近平总书记饱览群书,了解了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心里想着什么,让他和人民群众永远绑在了一起,从未脱离。这为让后来出台的“精准扶贫”政策奠定了基础。
七年知青岁月,让习近平总书记明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真正含义,也正是他工作和奋斗的目标。他为乡亲们打井,建立沼气池,创办商店……让老百姓在繁重的农作劳动中获得些许的便利。
在插队这七年中,习近平为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他在下乡期间一直和乡亲们同劳作,不喊苦,他在这七年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刻苦磨炼自我,从学识到通晓劳动工具和方法他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均衡发展。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近平之意便是取之其中。亲近百姓,了解人民群众心中所想,为之而付出行动。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件小事中成长起来的,而人的情操也是从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培养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必会遇到许多的阻挠和挫折,形形色色的人在此过程中会匆匆离去,留下的仅仅是美好的记忆。因此,要在磨难中成长,锻炼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