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文化侵袭,躲得了吗

六年级议论文1500字
2014-12-13

伴随着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文化这位巨人不断地低头弯腰乃至下跪。钢筋水泥冲散了古老的气息,霓虹闪耀黯淡了稳重的气质。悠远的东方文化,在西式街缝中苟生着、躲避着这不散的西方文化阴霾。

  物质文明的奔驰未能带动文化的成长,反而让人们丢失了最基本的继承与传递。

  传统节日俨然变为节日的传统。北方的春节不外乎“饺子”二字,古老的端午莫过于吃粽子。在城市,皎皎月光,赛不过“盛装”的月饼,牛郎织女的相会意味着花市的繁盛……节日的喜庆延续着,如黄河的水也依旧流淌着血液,只不过沉淀了太多的泥沙。

  清晨的学校,弥漫着26个英文字母组成的音符,挥之不去的空洞与乏味。热闹繁华的街头,且不说英文的飞扬跋扈,就连少得可怜的汉字,也被冠以音译的美名。自以为是的人们,感谢时吝啬“谢谢”二字,道歉时只会“I am sorry”,打招呼时“嗨”完事,不落窠臼地自诩,不伦不类地自欺。

  有人说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本国文化的“溃败”。于是,捧着《品三国》,抢购《论语心得》,但只是摆在书架上,冠冕堂皇。还有的,书未出而市先热,《我的千岁寒》冻结了经典书柜。大大小小的书店颇为红火,但拥护的是各类畅销书,而那些真正属于中国的文化精髓,却在冷落的房角沉睡,躲避着人们不屑一顾的眼神。

  现代人的血液中已经融进了太多杂质,中国人的血液不再那么澄澈和纯粹。泱泱大国文化的骨架,经不起西方文化一波又一波的侵袭,如今的中国,虽然摆脱了物质的千疮百孔,但文化的满目疮痍却是历历在目。

  西方本位主义与进取心和古中国的宁静致远、淡泊名利之心相比,当然是中国的思想不如西方的先进。可真的是这样吗?漫漫五千年历史究竟印证了什么?为什么西方如此先进的思想传统却

难以在过去五千年里占得先机?面临西方文化侵袭,古中国文化就因躲不了而湮没吗?

  中国人爱好和平,而恰恰是纷争使西方各国不得安宁,不能盛极一时。中国人以仁行事,以礼待人,而恰恰是野蛮和粗暴使西方人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中国人团结友爱,公天下,而恰恰是个人主义让西方人沉湎于幻想,产生堂·吉诃德式的悲剧。如今,西方人借助工业革命傲视全球,可两次大战的阴影告诉我们:本位主义的世界终将导致人类的毁灭。

  中国人不该放弃传统文化,更不该因为一时受欺而高喊“打倒孔家店”,不该杞人忧天,叹生不逢“地”;也不该像日本一样,疯狂地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而丧失骨子里的志气。或许,中国文化迂腐而过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宁静和仁义比纷争更有益于文明的延续。

  有人批评中国人外交上的低调和软弱,回答是:

  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

  只要中国文化不倒,中国就不会倒下。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以一份平静淡雅的心态漫步着,世界终将以他的节奏前进!

              

  本文直陈时弊,指出传统文化不断受外来文化挤压,逐渐边缘化,号召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为我所用。在外来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对比法运用恰当。作者在承认西方文化先进之处的同时,也指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个人主义、两次大战);中国文化虽有些沉滞,但有其合理因素(以仁行事、以礼待人)。相比之下,凸显出中国文化于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说明不该放弃传统文化,而应该合理利用,发扬光大。

  有些地方说得不明白,叫人不知所以(如画曲线处);有的地方甚至显得幼稚(如倒数二、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