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挫折的时事论据

九年级素材
2018-09-04

吹口琴的华人“盖茨” ——挫折可以成为成功的起点 沈望傅,全球多媒体帝国——“创新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和老板,是“声霸”计算机声卡的发明人,也是一位在科技创新领域里可以和微软老板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优秀华人。就是这位被誉为“亚洲最杰出的商业人士之一”的大老板,曾经是个高考落榜的青年。 沈望傅的学习成绩并不拔尖,他没有考上大学,后来勉强上了一所理工专科学院,念电子工程技术专业。沈望傅喜欢吹口琴,一天沈望傅突发奇想:能不能让电脑响起来,播放优美的音乐呢? 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沈望傅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计算机芯片。这种芯片可以附在线路板里,插到主板上,只要一开机就能发出“叮”的一声脆响。随后,沈望傅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声卡——“魔音卡”,让计算机发出了美妙的乐音。 1981年,沈望傅与自己的两位好友创办了只有30名员工的“创新科技有限公司”。1984年雄心勃勃的沈望傅推出了他的首部能发声的兼容电脑,但刚一上市就遭遇了“滑铁卢”。电脑价格普遍下降与制造成本提高并存的不利市场环境,决定了实力弱小的创新在与大型电脑制造商竞争过程中的必然失败的命运。沈望傅果断做出决定,放弃电脑产品的研制转而发展软件、研发声音卡。1989年他推出了“声霸”计算机声卡,使自己成为在计算机科技创新领域里可以和比尔·盖茨分庭抗礼的人物。 曾经“没有才气”的葛优 ——挫折并不能成为放弃努力的借口 葛优小时候比现在还瘦,而且腼腆得有点蔫了。虽然从小就生活在北影厂,左邻右舍都是演员,但他似乎并不喜欢表演,因为在幼儿园里,即使有老师的命令,他也不会表演节目。“我和他父亲都没看出葛优有什么表演天赋,更没有想到他会作演员。”他的母亲施文心说,用“出乎意料”来形容葛优的从影和出名是再合适不过了。 葛优最初的从艺之路并不顺达。中学毕业以后他到北京郊区插队,因为身体单薄,被分去养猪。为了回城,葛优先后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等等好几个地方,可是都因为“表演上没有才气”而被拒之门外。在父亲葛存壮的点拨下,他以小品《喂猪》叩开全总文工团的大门,当上话剧演员。这年他25岁。但接下来的几年只是在舞台上跑龙套。1984年,他才很偶然地被选中在《盛夏和他的未婚妻》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葛优的名字第一次上了演员表。真正给葛优带来星运的是1988年由王朔小说改编的影片《顽主》,他的外形与表演都恰合了王朔笔下那种“冷面热心”幽默成性的小人物,他扮演的银幕形象显得轻松、到位,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提名。从此,葛优星运亨通。 现在葛优已经是当今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他不但手捧国内表演最高奖项金鸡奖,而且荣登戛纳影帝宝座。 高士其苦斗病魔 ——与挫折斗争是最大的乐趣 高士其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外国留学的时候,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病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 1930年秋天,高士其回到了阔别5年的祖国。在上海,他住在一个窄小的亭子间,靠做翻译工作和当家庭教师来维持生活。由于经济困难、营养不良,他的病症加重了。这时,他认识了董纯才、张天翼、艾思奇等进步文化界人士。艾思奇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著作介绍给他,使他在艰难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在短短几年就写出了上百篇科普作品和论文,为中国科学文艺作品的诞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37年他奔赴延安,在延安,高士其的生命获得了新的力量,他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写作、讲课,孜孜不倦地工作着。而那里的医疗条件是很恶劣的,高士其的病情日益恶化,终于全身瘫痪。但他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一方面同疾病斗争,一方面坚持创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了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重新崛起的艾科卡 ——挫折中需要爱的鼓励和支持 艾科卡年轻的时候,就展露出在汽车工业方面的非凡才华。他进入当时自己最为心仪的美国福特公司任职,凭着卓越的实力,在极短的时间里,升到公司高级主管的重要职位,到了最后,甚至当上了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 但艾科卡的杰出表现,不仅未能如意料中那样获得老板的赏识,反而因此给他带来了灾祸。当时福特汽车公司的董事长认为艾科卡功高盖主,长此以往,恐怕将会养虎为患,以致对公司整体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极大的损失,故而找了几个借口,将艾科卡从总裁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并且一不做二不休的顺手将艾科卡给辞退了。 艾科卡面对这个人生当中最大的变故和挫折,自然感到异常的沮丧。在家赋闲一段时间之后,几乎就要失去人生斗志的艾科卡,在太太不断地鼓励之下,以54岁的高龄,同意出任当时亏损已久、几欲倒闭的克莱斯勒公司的总裁。凭着他自己丰富的汽车公司经营管理经验,终将克莱斯勒公司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即使只剩一只眼睛可以眨 ——在挫折中创造条件继续奋斗 博迪是法国的一名记者,1995他突然心脏病发作,导致四肢瘫痪,而且丧失了说话的能力。被病魔袭击后的博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头脑清醒,但是全身的器官中,只有左眼还可以活动。可是,他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开始构思的作品完成并出版。出版商便派了一个叫门迪宝的笔录员做他的助手,每天工作6小时,给他做笔录。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就只有通过眨动左眼与门迪宝来沟通,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向门迪宝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门迪宝抄录出来。门迪宝每一次都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如果博迪眨一次眼,就说明字母是正确的。如果是眨两次,则表示字母不对。由于博迪是靠记忆来判断词语的,因此有时就可能出现错误,有时他又要滤去记忆中多余的词语。开始时他和门迪宝并不习惯这样的沟通方式,所以中间也出现了不少障碍和问题。刚开始,他们两个每天用6小时默录词语也只能录1页,后来慢慢加到3页。几个月之后,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据粗略估计,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左眼20多万次。这本不平凡的书有150页,已经出版,它的名字叫《潜水衣与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