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江上风光

七年级写景2000字
2016-04-22

江上风光 迷江,藏在竹林深处,躲在世外桃源。
走近迷江,任世俗狠狠逃离,随安逸悄悄来袭。这是一个静谧悠闲的好地方,清澈的江水承载着世世代代伴水而居的村民们生活的兴衰,江上鲜而有之的渔船渐行渐远,渔夫少时打渔,是学技,老时打渔,是生活。年年岁岁,迷江长久如此,风光无限,令人遐想连篇。
于身边的事物,于我来说,迷江占据了我大多视线。我喜欢江,是因为她的不急不缓,能随心所欲地奔向那令人憧憬的远方,还有那清澈见底的纯真自我,她的真性情,她的淳朴,我甚是喜欢。黄河滔滔,长江漫漫,是有多么宏伟,是有多么壮观,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屈服于它们的威尊之下,千古名诗至此,数之不尽。然而,我喜欢的是小家碧玉的迷江,她是我的母亲河,是她用自己的甘露来培育我成长,如我母亲一样,留我无限思恋之情。路漫漫,时绵绵,此时我已离家求学好几年,不知,我思恋的迷江是否还记得我。
这次是大年初一,我回到了诗情画意的迷江。江水绵绵,二月春风微冷,江间早晨盈雾,此时的迷江,真有如谜一样,看不清本来面目,朦朦胧胧,若隐若现,远看着有些气势磅礴,又有些初临仙境,暂离红尘的超然脱俗和畅快。有早起的鸟儿掠过水面,把原本平静的水面,划出了一条长长的水纹,叽叽喳喳的叫声打破了早晨的宁静,也激起了我内心一丝波澜。迷江的早晨,总是那么令人迷茫,令人欣喜,也令人欣喜。
锣鼓声响,鞭炮齐鸣,家家户户都尽情地接受新年祝福的洗礼。在我们的家乡,过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庆祝仪式,但作为伴水而居的人家,在江边祈福,召唤江神保佑来年庄稼丰收,祈求来年打渔能够继续有好收获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祈福的过程中,我们把香插在江岸渡口,把从市场上买来的鱼苗陆续放生,老人们嘴中念念有词,神请说不出的凝重,静静的看着眼前儿孙把鱼苗小心翼翼的放入水中,儿孙因为把鱼放生笑了,老人们也因为儿孙笑了而笑了。
放生鱼苗之后,村民们都陆续赶回了家,此时已是中午。我们生在南方,南方的水,南方的山,在此时都透着新一年朝气蓬勃的气息。中午一场及时雨赶来,而我还在江边。雨不大,丝丝的,我抬头仰望,天上太阳依旧灿烂,小小的雨滴从我眼中一闪即过,想盯住某一滴,它却调皮地混入它的兄弟姐妹们中去,让我一时眼花缭乱。雨,落下江面,激起小小的,密密麻麻的波澜,似烟火,又似绽放红花,霎时,有鱼儿浮上水面一探究竟,却不料雨水忽然骤大,吓得鱼儿甩甩尾巴,急忙蹿逃了回去。我定定地站在江边木亭子里,亭子里的古木气息,让我心神安宁,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不由心生感叹:对呀,这就是自然,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发生。
待我才想起要回家的时候,已是黄昏了。迷江,在我眼前,它的此刻的美被我容纳在眼里,却欢喜在心里。江面上,小桥边,沉沉的夕阳牵坠着天边的云彩,编织出一天似锦的霞,那明静的水被霞光映照,分不出哪是水哪是天,水天相接的胜景是极美的,美得非凡,美得震撼。那成群的洁白鸭子映着夕阳的光辉,漫身金碧辉煌,它们欢快地拍打着羽翼,一个接一个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水面,留下波光粼粼;玩得快活的鸟儿也离开高大的树枝,飞向西落的红日,渐渐变小了,就在水天交融的那一面留下了一行书写在天边的省略号。
迷江,不管外面世俗如何变迁,一直都不变的是她的淳朴,淳朴的她养育了淳朴的人,淳朴的人保护了淳朴的她。我爱的迷江,风光无限,一直淳朴至今。
我家的房子 即使是步入小康社会的农村,仍然有不少的红砖瓦房,也有的房顶不是红瓦而是黑瓦的,我家的就是黑瓦。
那已经不是专一的黑色,而是有些发青,瓦间长着一片片的青苔,本来房子已经很老了,这样一来,更让人有一种封建旧社会的感觉。由于房顶厚重,夏天的时候,屋内还是比较凉快的,即使是没有空调,在最热的天气里,吊一架电风扇也就够了,这点让钻在在密不透风的楼房里的人们所艳羡,也是我喜爱它,不愿搬走的原因。其实如果住着这样的房子,周围是一定不能少了花草树木的,一来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房子不会光秃秃的显得单调,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大茂密的枝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晒隔离”作用,所幸我家院子里至少有不下五棵树,有粗壮的,也有刚长二三年的,我妈又是个喜欢种瓜栽豆的人,墙上爬着密密麻麻的豆架,放眼一望,满眼底的绿,满院的生机与希望,而年代久远的老房子则安静的坐落在层层树影后面,为众多枝叶所掩映,乍一看,真有几分淡雅与神秘。
这样的房子也是有其不足之处的,例如狭窄拥挤,家居摆设总不能整齐大方,锅碗瓢盆总是挤在一起,屋子里更放不下大物件,倘或遇到下雨天,就更为糟糕,闷热潮湿的气氛先不说,地面上泥水践踏一片,并且更让我不舒服的是,在我吃饭或喝水的时候,头顶上猛然掉下一块东西,落在碗里,定睛一看,原来是泥土,但也已经污染了东西,于是这种时候我会生气,甚至想立刻搬进新房子里,但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类似这样种种的小问题,并不能消减我对老房子的特殊感情,在那片绿荫下,曾留下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树下乘凉说笑的回忆;在那丛豆架前,曾留下母亲辛勤劳作的热忱希望。
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这些,叫我怎能忘记,这陪伴了我二十年、这么善良可爱的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