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星红旗再次冉冉升起的那一瞬间,我沉默了。站在国旗下的我面对那熟悉的国旗陷入了沉思。瞧,那面红旗,红得多么鲜艳,红得多么尊贵……我深知那面国旗写下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写下了多少的历史陈迹……我明白那是一个个烈士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如果没有无数革命烈士的英勇献身,我们将不会在这里“站”起来!
而今,光辉灿烂的五千年古国又终于停止了激烈的一战,是那一颗颗闪闪的红星照耀了我们,是那一个个英雄事迹启迪了我们如何向生命挑战,如何写出生命的颜色!
我们忘不了那是一场激烈的斗争,我们忘不了那一位位白衣天使,我们忘不了他们敢和生命作斗争的精神。是非典使许多人失去了生命,是非典使人们看到了生命的颜色!当一接到非典来临的消息,医生叔叔、护士阿姨们舍己救人、众志成城不知救下多少人的生命,然而有的天使却不幸被传染上了而献出了生命,这说明了什么呢?他们的生命死得多么有意义,他们的人生并不等于零,而是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尚情操!我们知道非典的来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不幸的灾难,当医生叔叔、护士阿姨推开生命的那一刻起,当我们看到那被抢救的病人张开了双眼时,天使们的脸庞里已留下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印记,但他们的眼神又不时流露出一种生命抗争的骄傲!这又说明了什么?抢救病人是他们的责任,我佩服他们勇于抗击非典,舍己救人敢于和生命挑战的精神。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努力索取吗?谋求私利吗?都不是,人活着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和贡献,虽然世上没有完美的人生,就像写作时难免会有败笔。
然而生命是有着非凡的意义的,它是光荣的,骄傲的,就像那一面五星红旗,焕发英姿,气宇轩昂;生命是精彩的,无私的,就像那些把爱奉献给别人,把牺牲留给自己的白衣叔叔阿姨们,他们的无私奉献永远也不会磨灭,因为他们的伟大牺牲告诉了我们生命的颜色,是鲜红的……
圣人之言_高中议论文700字篇二
翻开《论语》,通篇的名言警句让人回味无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人懂得了一去不复返的时间的珍贵;“小不忍则乱大谋”,让人学会了欲图大业,必先忍耐;“生命至重,贵于千金”,令人明白了生命无价……一本《论语》包含了通俗却又深邃的哲理,是留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儒家的“根”。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部分,而着重论述强调了伦理和教育。思想深刻,内容丰富,雅俗共赏。
谈起《论语》,我们自然会想到儒家的始祖——孔老夫子。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虽然据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一捧起《论语》,他那慈祥而严肃的面孔,花白的鬓发,缕着长长的胡须沉思的神态就浮现在我们眼前。他少年时代贫贱而好学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他孜孜不倦地引导人们走进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他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性近习远的教育理论,对中国的封建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境界高入云端,明如皓月,净如白雪。
我由于尚未成人,生活阅历和知识浅薄,对《论语》的一些内涵似懂非懂,但我仍对《论语》爱不释手,在夜晚,在月光下,在书桌前,我常常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书中的精彩语录,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着作中的精髓。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字里行间中表达的好学不倦,亲爱友人,修身善养的意义,这些看似浅显,实则深刻的至理名言,余音绕粱,代代相传。
宋代学者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不仅对华夏这个泱泱大国的文化和传统有着巨大的贡献和影响,也对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推进起着重大的作用。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一直到清末,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深达治国安邦,浅涉为人处世,《论语》无处不在,《论语》惠及四海。
《论语》不愧为“圣人之言,行身之则”。
自然,由于历史的局限,,《论语》中也不可避免地有其糟粕和消极的一面。人终究是人,谁能要求人(即使是圣人)成为超凡脱俗、至善至美的神呢?更何况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人呢!
环顾当今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新月异。而在这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向“钱”看了。“圣人之言”抛掷脑后,“有钱能使鬼推磨”日趋盛行;“行身之则”少人顾及,“及时行乐”被津津乐道。一部分人浮躁,迷茫,自私,冷漠,懒于读书,得过且过,生活无目的,无追求。
放眼看去,在茫茫人海中,如今还有几多人在诵读《论语》呢?在到处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红尘中,还有几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情操呢?两千多年过去了,还是那轮明月高悬,还是那波浪花翻滚,还是那盏灯火闪烁,但有多少人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徜徉在《论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