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可不读的168个自强故事》有感
人的一生有较多的坎坷和困难,但重要的是有一个自强的心态,自强的心态凝结成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帮你战胜一切困难。
作者写的《不可不读的168个自强故事》就是一部经典的代表作,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扣人心弦。翻开目录,《搭车回乌鲁木齐》引起了我的好奇,这打车到乌鲁木齐去与自强有什么关联吗?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了这篇文章,它真正地牵动了我的心灵,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有位小伙子想凭他自己的自信和坚持不懈来搭车,虽然一次次被拒绝,但仍持之以恒,最后终于搭上了好心人的车,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一句话“没什么可怕,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助你”。这句话真的给了我震撼,甚至难以置信,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让我联想到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虽然离我们有4年了,但那许多小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久久不能忘怀,虽然这些小孩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始终牵动着人心,因为他们相信,世界是美妙的,全世界都会帮助他们,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只有活着才能感受生活的乐趣,只有不被挫折打倒才是一个自强的人,正如迪亚娜夫人所说:“不害怕痛苦的人是坚强的,不害怕死亡的人更坚强”。但不仅仅是灾难的破坏,人为的破坏也深入人心。在今年的7月5日,乌鲁木齐人民遭受了一次巨大的劫难。一些不法分子把一条街搞得血迹斑斑,人心惶惶,这场人为因素使人们的心灵蒙上阴影。如果把他们走出阴影,则他们能摆脱心灵的创伤,重新找回自己,成为一名自强的人;如果不能,那只有在阴影下生活。
“胜入者有力,自胜者强。”当我们取得成就时,不能因骄傲而自满,瞧不起他人,这不是自强的表现,反而会引你走向绝路。正如伊朗的一名作家所说“事业常成于坚韧,而毁于自傲。”所以说,自强不仅仅是战胜挫折、克服困难,还要正确面对成就、稳重对待自己的事业。
其实,比起四川的小朋友和乌鲁木齐的人们我们比他们幸福多了,至少没有心灵上的创伤,但我们还仍不满足与现状,仍向爸爸妈妈提出过高的要求,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嚷嚷不上学了。你是否想过向四川小朋友们学习,学习他们懂事,更重要的是自强,勇敢地去挑战,获得成功。
大家请想象一个情景:一株松树屹立在贫瘠的山坡上,风吹雨打摧不毁它挺拔的志向,它依然活着。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是继续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希望?照这样看来,勇于向命运挑战,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才是活的境界,这才是自强的最高成就。自强是一种敢于硬拼硬闯的精神。它,是国家的顶梁,是一叶高扬的风帆,一旦失去,整个精神都丧失。诸葛亮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懂得自强的人,将会是人生的财富,只有通过磨练才能自强,才能在困难和挫折中奋起,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伦敦奥运会是大家最关注的新闻,大家请想一下,如果没有那些奥运健儿努力拼搏,奥运会是不可能这么精彩的。可是,他们背后的辛苦练习,所经受的困难,他们是否选择了放弃?没有,他们努力克服困难和挫折最终取得胜利。这难道不是自强不息吗?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真的需要学习这种精神,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要知道,能在困境中保持自强是多么令人崇敬啊!
其实,自强对于我们每人来讲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经得起磨练的人生才会有意义,让我们从此走向自强之路,开启成功的大门吧!
《有些爱我们挥霍不起》
晚上没事的时候喜欢网上浏览一下新闻和文章,看到《读者》(乡土人文版)里的这篇文章,觉得写得蛮真实,也挺感动的。现在的大学生(通过接触来单位实习的大学生)有的攀比思想强,吃苦节俭的精神少了,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缺乏,文明礼仪不太注重,可能过惯了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被父母宠的日子,体味不出父母挣钱那份艰辛,花钱心安理得的。社会是发展进步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反对去享受生活的甜蜜和乐趣,只是觉得大学生是社会骄子,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担,理当明事理,对物质需求多些理性,为人处事多些礼貌,多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多体会一下父母的良苦用心。也许是自己杞人忧天了,毕竟这些现象只是大学中的一小部分,提出来是希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随波逐流的就少了。不过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是呀,大学生还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意味着不成熟,需要岁月这把刻刀的精雕细琢,渐渐他们会懂得这份道理。以下就是正文了:有些爱我们挥霍不起
那年的暑假,很多同学都没有回家,而是参加学校里搞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女孩也报名参加了,去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同那里的老师和孩子一起生活一个月。
临行前,她给父亲打电话,父亲说:“你安心去吧,我和你妈在家里挺好的。”
父亲是一家国营老厂的科长,没有什么大本事,也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为人敦厚老实,虽然挣钱不多,但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所以也算衣食无忧。
两天之后,她收到父亲给她寄来的1000元,和宿舍里的姐妹们相比,不算很多,但她还是一下子拿出200元,请宿舍里的小姐妹去吃饭。这是宿舍里的规矩。
从肯德基出来的时候,已近傍晚,街上车如流水、人声喧哗。回宿舍的路上,几个女孩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一转头,女孩忽然发现一个腿有残疾的中年男人跟在身后,亦步亦趋。原来,他是一个捡废品的,等着捡她们手中的饮料瓶。
女孩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说:“别跟着我们行不行?”男人脸上露出谦卑讨好的笑,眼睛贪婪地盯着她手中的饮料瓶。
她鄙夷地看了他一眼,把手中还有几口饮料的瓶子丢给那个男人。男人说:“不着急,等你喝完了把瓶子给我就可以了。”她厌恶地皱着眉头说:“我不喝了,麻烦你别跟着我们,以后也别在大街上乱逛,像你这样的人简直影响市容!”
她低下头,几个女孩都不再言语了。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她绕路回家看望父母。下了火车,她看见一个中年男人背了一捆废品,吃力地往前走,她扬起手中一个刚刚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子,对中年男人说:“我这里有一个空瓶子,送给你了。”
男人说:“谢谢!”回过头来抹了一把汗,冲她露出笑容。她呆住了,那样宽厚温暖的笑容,那样低沉磁性的声音,这不是父亲吗?
一次次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在电话里说:“我在家里挺好的,你该吃就吃,该花就花,别委屈了自己,好好念书,没有钱了记着打电话告诉我。”
父亲每次打电话都说他在家里挺好,如不是亲眼所见,她真的以为父亲在家里挺好的。后来她才知道,其实父亲所在的那家国营老厂因改制分流,职工大多下了岗,父亲也不例外,他两年前就下岗了。每次她回家,父亲都掩饰地拿了母亲给准备的饭盒早出晚归,为的只是能让她安心读书。
而她呢?这两年除了念书,用父亲捡废品换来的钱,跟宿舍里的姐妹轮流请吃饭、比奢侈,不爱吃的东西,扔掉;不爱穿的衣服,扔掉;不爱用的书本,扔掉;一起扔掉的还有尊严和一种叫“爱”的东西。怎么就没有想想,那些衣服、那些饮料、那些化妆品,要父亲捡多少个瓶子才能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