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著名画家几米的《悬崖听风》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拨动心弦的“小确幸”。一个穿着碎花布裙子的女孩,在陡峭得令人心惊的悬崖边上,任凭风的抚摸,鸟的呢喃,闭眼静听幸福的足音。在迫近灵魂透彻的一刹那,万千光华凝结成的微小幸福感,无法触摸却真实存在。
在我看来,这种幸福不在于物质上的巨大富足,而在于精神上的享有。然而,恣意悠闲的生活中的“小确幸”终是随处可见,看多了也不足为奇。渐渐的,我看到了更多拥有不一样“小确幸”的人。
前段时间在杂志上读到品评俄罗斯文化的文章,令人感触颇深。当年俄罗斯最困窘、最贫穷的年代,家家户户依旧在晚餐时精心铺好桌布,女主人插上最美的花,摆上调成昏暗柔和的烛光,与丈夫、孩子共享美好生活。他们依旧会在休息时闲逛艺术博物馆,依旧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晒太阳。是的,哪怕桌子上只有两块干面包,哪怕口袋里没有了叮当响,他们依旧努力在找着,创造着“小确幸”。他们贫穷却不卑微,生活不给他们幸福,他们却在日子的缝隙里抓住了细如沙末的美丽。
于是,也就明白了林贤治笔下“精神贵族”的含义。顺境中的小幸福固然是锦上添花,令人羡慕,然终是无法拥有摄人心魄的永久力量。而能在逆境乃至生活的暴风雨中触摸到转瞬即逝的幸福,可谓是真正“精神明亮的人”。他们自信能用一颗爱着生活的心换来一个丰富高贵的灵魂,他们自信能用点滴的“小确幸”换来珍贵的“高质量生活”。
然而,在今天,又有多少人能拥有伊拉克那个八岁少年卡玛尔·哈希姆的心境呢?我们幸运,因为我们的周围并非烽火连天、血流成河,我们亦不会被“山坡上的灵车来来往往,日以夜继”所震慑。然而,现代的我们却难觅那种给棕榈树照相、给升起的云雾化妆的清纯的小幸福了。有人说,我们都是远视眼,看不清离我们最近的幸福。可是,连困境中的他们都不会让幸福从指尖溜走,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整日愁眉、忧心忡忡?
“今天,你幸福了吗?”白岩松向着时代发问。高薪高位无法给你细腻如脂的“小确幸”,正像奢华靡贵的洛可可画风无法给人诗意的享受。行走于困境边缘也好,官场职场如鱼得水也罢,你要的属于你的幸福,谁都抢不走。
“我要的,不过是一株懂我的、我懂的花树。”用心去生活吧,去听燕在梁间的呢喃,去看人间的四月天。
小确幸,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