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智慧交通
侯赛因曾说:“智慧是美的,因为是创造;而创造也是美的,因为是智慧。”是啊,人类最伟大的品质之一便是其创造性。
我自幼喜好看科普类的论坛,对当今的交通、环保有一定的了解。例如人们为了舒适性,发明了马拉车;为解决速度和耐力,发明了汽车、火车;为实现像鸟一样飞翔在空中的梦想,发明了飞机;又为解决水上交通,发明了船舶......如今,交通已发展到地上、地下、水上、空中全方位的交通体系。这样一来,通行就更加便捷、快速、舒适、安全了!
记得前段时间,我们回老家,走的是杭金衢高速。那时倾盆大雨,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交通似乎比平常拥堵,于是打开了FM93,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建议让我们下高速,因为前方发生了车祸,警方正进行分流。爸爸于是打开导航,屏幕上显示的路线亦是如此。我不禁奇怪:为什么这些数据会如此快速地显示在广播和导航里呢?
我打开导航的设置,发现了智能识别软件,软件里有一个数据融合的方框。我想起一篇论文,讲的是云计算和自动化带来的利弊。云计算其实是交通系统的一个支撑,它可以将数据融合,并共享,还可以智能识别,移动计算......而无线网络和卫星是信息的传输方式。前方事故信息能及时传达到后方车辆,这也许是智慧交通的冰山一角。
随着智慧交通的发展,相信你一定会见到这样一幅别致的场景:美丽的西子湖畔,亭亭玉立的荷叶、穿梭的游客、有序的车辆,绘织成和谐的风景。西湖,因为交通便捷,将吸引更多的游客。这就是智慧城市,美丽杭州!
弥尔顿也说过:“与其让繁荣来保佑我们,不如让自己去创造繁荣!”是啊,没有了智慧的交通系统,你也许只能盲目驾驶;没有了智慧的交通系统,城市会因为拥堵而失去活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智慧交通献计献策,促进我们的杭城更加繁荣!
元旦的来历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