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亲爱的父母,这是我给你们最美好的祝愿。
曾记得小时候,我曾依偎在父母怀中,听他们将那些故事,我陶醉在故事中,似乎自己就是主人公,父母的声音温柔得像摇篮曲,听着听着,便睡着了。父母是怎样离开的,我也不晓得。
有一天,我假装睡着了,想看看母亲是怎么离开的。母亲的声音渐渐慢了下来,最后没有了声音。这时,我感觉有风在我脸上吹,哦,那是母亲的呼吸,忽然,脸上有一种热热的感觉,哦,原来母亲亲了我。我悄悄地睁开一只眼睛,看到母亲轻轻将椅子挪到一边,轻轻关上了门,生怕吵醒了我,或许父母每次都是这么离开的,从这轻轻的动作中,我感受到了爱。可是,那时候的我,不以为常,以为这是应该的。
长大一点,到了上学年龄,幼嫩的我背上书包,屁颠屁颠地跑到学校。每天上学,都由父亲来接。
一到冬天,那寒风让人寒颤,何况坐在自行车上,父亲便对我说:“颖儿,靠在我背上,这样就不冷了。”我照着父亲所说的做,我感觉不到寒冷了,因为我感觉到了父亲的体温。哦,父亲,你挡住了北风,带给我温暖。
进入青春期的我,与父母说的话越来越少,在饭桌上,看到父母亲嘴唇动了一下,却没说什么。不知在顾虑什么,或许他们怕有招来我的烦吧。要去上学了,母亲顶住了一句:路上小心。看似平凡,却引起我心灵的震颤,母亲有千言万语要对我说,却浓缩成了这一句只有四个字的话,我的心软了,我便嗯了一声;父母似乎看到了奇景。我转过头去,对他们说:“天冷了,多穿点。”父母连声答应,脸上露出了好久不见的笑容。
父母亲,感谢你们对我15年的哺育,我有很多的愿望:带你们去旅行,给你们买房子……
其实,最简单的就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那不打伞的好时光。
二零一二年,钓鱼岛事件逐步升温。
我转过头来,看着沙发上快要睡着的爷爷,和在厨房忙碌的奶奶,在电脑前忙着装修房子的爸爸妈妈,心中泛起了一片温暖。
“妈,咱国和日本是不是真要打仗了?你们咋办?”
妈妈笑笑,说没事,只要你和你弟好我们就好。
我怔住了,这明明是我要说的话啊。
四岁,放学路上
幼儿园的时候,我总是回家最晚的那个。总是要等到夜幕织上天空,才会看到父母的影子——那时爸爸还骑着摩托车,后座带着妈妈,拿着我最爱吃的点心,总是会让我破涕为笑。回来的路上是菜市场,总是走走停停,让我一直觉得——那条路很长。
有一天,老爸下车去买菜,我和妈妈坐在车上,结果我一拧车把摩托车就飞到了马路中央。我那时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耳边呼呼作响的风,还有妈妈腿上那一片深色的淤青,像是河道里潮湿的青苔,而我却毫发无伤。
十岁,清晨的雾
星期三晚上是生活晚自习,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允许孩子们被接回家。那晚爸妈出差,爷爷租了一辆面包车来接我,一路上高高兴兴说着话,像只快乐的小黄莺,不知走了多久就到家了。
第二天清晨,爷爷送我去学校,凌晨六点,路上哪有车子呀。他就只好骑上自己的自行车,一步一步踩着送我去上学。清晨有雾,能见度低,就像空气中被人倒入了浓浓的白牛奶一般,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艰难地蹬着车子,后座带着十岁孙女,穿行在白雾里,模糊了视觉的界限。
爷爷,对不起。
十四岁,你若安好
终于,我跌跌撞撞地成长到了现在,十四岁。我是幸运的,只参加过两次葬礼,但都只是远房亲戚,从未给我留下半点回忆,更无亲情可言。但同时也认识到了一些事。世态微凉,悲欢离合。我的家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健在,都在我身边,一切安好,哪怕沧海桑田。
我再也不是四岁的小孩子了,明白了什么最重要,那就是家人。不管未来怎样,只要此刻还在一起,便是永恒。比我生命更重要的羁绊,是亲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