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胡,牛顄垂也。——《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狼跋其胡。——《诗·豳风·狼跋》。传:“老狼有胡。”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胡,谓颈下垂肉也。” 又如:胡髯朗(羊的别名。胡,颈下垂肉;髯,须);胡皱(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胡袋(某些鸟类颌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st.resembling a wattle]。如:胡孑(刃旁有歧出曲钩的戈戟) 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Hu,non-Han nationalities living in the north and west of China in ancient times] 燕山胡骑。——《乐府诗集·木兰诗》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将胡骏马。胡人大入塞。 对西域诸国,汉、魏、晋、南北朝人皆称曰胡(包括印度、波斯、大秦等),唐人对印度则不称胡。如:胡沙(匈奴居住的沙漠地带;又指钱);胡地(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胡夷(古代泛称西、北方的各族为胡,东方的民族为夷) 指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