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1. 纵 [zòng]纵 [zòng]〈形〉 (形声。从糸( mì),从声。本义:松缓) 同本义 纵,缓也。——《说文》蓬发施纵,无形仪,不治家业。——《南齐书》 又如:纵缓(松懈);纵弛(松懈;放松) 南北称纵,东西称横。古作“从衡” 不别横之与纵。——《楚辞·沈江》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 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平行的 。如:纵波;纵目(直竖的眼睛);纵理入口(面部有竖纹衔接至口边。命相者以为饿死之相);纵剖面 广泛 谈道之余,纵言及文辞,…,非凡子所及。——陆游《重修天封寺记》 又如:纵意(任意)〈动〉 发;放 纵,一曰舍也。——《说文》李种坐故纵死罪。——《汉书·昭帝纪》。注:“谓容放之。”夫民气纵则底。——《国语·楚语》。注:“放也。”抑纵送忌。——《诗·郑风·大叔于田》纵言至于理。——《礼记·仲尼燕居》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唐· 韩愈《秋怀诗》之六顺风纵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纵目(放眼远望);纵出(放出);纵兵(发兵;出兵);纵笔(放手书写) 释放;放走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