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 tǐ ]
1.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
2.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
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
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
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
6.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
7.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
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
〔~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己话”,亦作“梯己”。
详细释义
1. 体 [tǐ]体 [tǐ]〈名〉 (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 lǐ)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同本义体,总十二属之名也。——《说文》。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体,身也。——《广雅》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居五日,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体有不快。——《后汉书·华佗传》伤乎体。——《韩非子·五蠹》口体之奉。——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体态轻盈(形容女子婀娜多姿);上体;下体;体高五尺;体大身强;肉体(人的身体,区别于“精神”);体骸(躯壳;尸骸);体候(身体状况);体素(敬词。玉体);体段(身段) 手脚、四肢轻暖不足于体。——《孟子·梁惠王上》犹其有四体也。谓二手二足。——《孟子》 又如:四体(人的四肢);五体投地 形体 ;体态[shape (of a persons body)physique;body]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体段(样子;身分);体相(形体相貌
翻译
group, class, body, unit; inferior;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