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名〉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不归肉。——《礼记·曾子问》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