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石

唐 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全诗赏析

诗写于宝历二年(826),作者时在苏州。这是一首咏物诗,写太湖石,诗人将石头人格化、人性化,强调其与石头的缘分,诗写得既有情致,又有理趣。 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岩浆喷发,岩浆冷凝后形成带有气孔的流纹岩,沉入古太湖,碧波万顷的太湖水给予其无尽的钟秀灵气,造就了石之精品。太湖石的四大特点是瘦、漏、透、皱,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太湖石真正广泛应用于园林则是在元代。明清两朝,太湖石就更为达官贵人们赏识,成为私家花园中重要的景观。苏州园林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太湖石的点缀,狮子林荟萃了太湖石的精华,其以太湖石砌成的姿态各异、形状奇怪的假山更是闻名天下。 白居易时太湖石的观赏价值还不为世人所认识。诗的起笔便写石头既怪又丑,无人识货,不懂欣赏,更不懂其审美价值,而唯恐避之不及。可是,诗人获此丑石,则有喜从天降的喜出望外。说明白氏具有超人的鉴赏眼光。《唐诗镜》评曰:“白乐天于水石之趣,言之津津,知其中于膏肓深矣。”赏石之风气兴于中唐,白氏可算是最早的“石痴”之一也。他还有《太湖石》等诗。 诗人咏石,弦外之音中也含有识人的喻意。后八句是议论,将人引向咏石之外的思考。“人皆有所好,物

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本周【诗词】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