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戏题村舍
宋 辛弃疾
鸡鸭成群晚不收。
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
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全诗赏析
词自五代以来,一直是都市文学,是在都市的茶楼酒馆、私人宴集上歌唱的流行歌曲,故而灯红酒绿、俊男靓女是词作表现的主流对象,乡村生活、乡村人物很少进入词人的视野。辛弃疾因为中年以后长期生活在乡村,熟悉农村,也热爱农村,故而常常用词来表现他熟悉的农村生活和乡村风情。这不,连成群的鸡鸭都进入了他的镜头。唐诗里写鸡声的很多,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等,但没有人写过作为乡村生活中常见的鸡鸭,宋词中也唯有辛弃疾将鸡鸭写进词里。此词是乡村即事,将所见所闻题写在村舍的墙壁上。黄昏时分,村前成群的鸡鸭自由地蹓跶,主人还没收回家去。村头的桑麻苍翠茂盛,高过屋顶。去年词人曾经过此地,此回再来,村边的沙洲还是那个沙洲,可柳树已是新种的了,沙溪中的流水也已改道,去年从那边流,今年却从这边流了。村里的人家都是亲戚连亲戚,生了儿女,不是嫁到金家做媳妇,就是娶周家的女子为儿媳。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乡村,娶媳嫁女,都在村内解决。词人也感觉有些奇怪,所以特地把这种当地人“自言”的风俗写进词里。
作者【辛弃疾】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