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全诗注释

1建康:今江苏南京。吕叔潜:名大虬,吕本中诸侄,吕祖谦诸父。

全诗赏析

中秋词,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著名。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意思是有了苏轼那首《水调歌头》,其他的中秋词都可以不读不听了。胡仔为赞美东坡词,话说得不免绝对。辛弃疾这首中秋词,在常见的中秋词之外,就别开新境,足称名篇。上片用对话体,词人把月亮当作飞镜,磨了又磨,拿镜一照,发现头生白发。于是举酒问嫦娥:俺年岁不大,白发却来欺人,有啥好法子躲避白发不?把月亮想象为镜子,不奇,奇的是他拿来磨了又磨,以便月亮镜子更亮更好照人。对镜见白发,也很平常,他却问嫦娥有没有法子让人年轻不生白发。传说中嫦娥有长生不死药,所以,稼轩巧妙地设想问嫦娥有了白发咋办?淳熙元年(1174)在建康写这首词时,辛弃疾才35岁,风华正茂,他追求的当然不是长生不老,不是要嫦娥给他不死不老药,而是借此表明时光易逝,转眼之间白发生头,英雄的使命尚未完成。故下片想象乘风穿越万里长空,登上月球,俯看人间,要砍去月亮上的桂影,让人间看到更多月亮的清光!这是何等豪气,又是何等胸怀!他追求的是人间的正义,人间的光明!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词中要乘风归去登月,是想逃避人间的磨难痛苦

作者【辛弃疾】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本周【诗词】阅读排行